六評朝戰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抗美援朝是中國人能打還是靠蘇聯的軍援實力?
高思維
近日看到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於1999年3月出版的作者羅時敘著《〈由密月到反目---蘇聯專家在中國〉一書。著者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廬山圖書館副研究員,作者在圖書館,手頭有大量的圖書資料及檔案資料。鑒於所處環境,在一片歌頌中卻暗含著否定,只是不敢解開畫皮而已,除去無聊吹捧歌頌的廢話,所見到的是戰爭權欲者的猙獰和無數堆集如山的屍骨,剝去包藏禍心的美麗外衣,什麼莫須有的“保家衛國,”,“和平”,“解放”,“國際主義”,只有野心家的暗中交易。抽出實實在在年月記錄,本書提供了大量的當年的內部檔案信息。對於當年中國一再自豪得不得了的‘抗美援朝’的歷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真實的信息。它可以使後人清清楚楚地了解到。當年那場死傷百萬中華兒女的不義之戰。到底是怎麼打了一個所謂的‘平手’,從這場犧牲慘重的戰爭中,中共應當吸取什麼有益的歷史教訓,不能不說是提供了最可靠的事實依據。歪曲歷史,只能更加扭誤,不可能得出任何有益的歷史教訓。本書主要的參考資料有:〈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周恩來年譜〉。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1997年;〈巍巍豐碑---懷念彭德懷元帥〉鄧小平,江澤民等,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對朝鮮戰爭策略的評價:1949---1951》“蘇”巴加諾夫著,《冷戰國際關系史項目公報》第6--7期,1995--1996年冬季號;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f45,o1,d331,334,190,185,94; 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檔館 f059a,05a,d3,p11,I118;<徐向前傳>,<當代中國人物傳記》,當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版;〈人民日報〉1952/12月;〈在最高統帥部當參謀〉雷英夫口述,陳先義執筆,百花洲出版社,1997年版。
通過本書,我們可以整理出如下一些重要的有關當年‘抗美援朝’時,中國之所以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個‘平手’的真正原因。
我前已發表過五篇評當年的朝鮮戰爭,是以一個當年參戰與談判的參加者身份的回憶與評說,那是對一位筆名叫‘雙十中校’者歪曲歷史的長篇文章的批駁。作為六評朝鮮戰爭,向關心這場戰爭真相的讀者,提供如下真實的檔案性的證據。歷史是容不得篡改和歪曲的,必須恢復歷史的真面目,才能供人們進一步反思。以吸取有益的教訓。
1,1950年初夏,一位蘇聯將軍與十兵團司令員葉飛在福建前線視察。大談‘解放臺灣’的設想。
2,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3,1950/6/27--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武裝幹涉朝鮮內政,擴大朝鮮戰爭,同時侵略我國領土臺灣。
----註:此言不符史實。一是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懲罰北韓南侵;二是美國絕沒有侵略臺灣,航母駛入臺灣海峽,是防止戰爭擴大其他地區,穩定東亞局勢。那時中共欺騙人民說美帝要侵略中國,搞出‘保家衛國’的欺世口號。事實,聯軍統帥麥克阿瑟打戰著了魔,叫囂北進中國是,美國總統立即撤了他改換李奇微統帥。
4,1950/6/28--周總理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政府侵略朝鮮,侵略我國臺灣,以及幹涉亞洲事物的罪行。
---註:這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懲罰北韓南侵行動,並非美國什麼入侵,又與史實不符。聲明混淆是非,倒打一耙。由下面中共事實即可證明。
5,1950/7--中國就有過派軍隊援助朝鮮的意圖。
6,1950/7/2--周總理同蘇大使談話中問蘇空軍是否能掩護中國入朝作戰的部隊。
---註:北韓‘625’南侵,中共剛過一周就同蘇密商入朝作戰,究竟是受誰之命,究竟是誰入侵?是誰幹涉。那時美國還沒有介入。
7,1950/7/13--斯大林經大使羅申給毛,周電報回答說:“我們不知道你們是否已決定在中朝邊境部署九個中國師。如果你們已作出這樣的決定,那麼我們準備給你們派一個配備124架飛機的噴氣式戰鬥機師掩護這些部隊。我們打算由我們的飛行員培訓中國飛行員兩到三個月,然後把全部裝備轉交給你們的飛行員。我們打算讓在上海的航空師也這樣做。”--註金日成正一路向南韓進軍,以為必勝,用不到中國,而中國卻作了九個中國師進朝鮮,還要蘇聯派空軍。
上述電文真說到家了。朝戰六月二十五日爆發,這裏七月十三日已在問中國向朝鮮派軍問題決定了沒有。而且朝鮮開戰一周前的七月二日,周總理就同羅大使密談蘇軍軍援問題。當時朝鮮向南侵略一溜風般向南推進,表面上根本還用不到中國,可是中蘇卻在大談入朝作戰問題。什麼叫美國侵略?不是明白的強盜邏輯嗎?
我還記得。1950年夏初朝戰尚沒爆發,我在漢口四野中南軍區司令部,要選挑空軍,我報名檢查身體時,說我肺上有鈣化點,沒被選上。現在看來那是為朝鮮戰場選派的。還有就是五零年初由我帶領十二名小‘兄弟’從東北長途同時抵達漢口,我留野司他們向下分配到廣東三十八,四十二軍軍部各六個。來往戰友互通了幾次信息,就不見他們的影子,原來在朝鮮開戰前他們已北上黑龍江省北大荒,據說是去種地(包米)去了。事後證明他們是第一批最早進到北朝鮮,臨走時地裏大包米棒子正大豐收被他們全扔了,北大荒十月初就下大雪,按季節他們最晚九月中下旬包米正熟,就應向北朝鮮方向開發了。前面電文中的九個師,除上述兩個軍六個師外,還有四十軍的三個師。中國並非紙上談兵,而是早已調兵遣將了。
以上可見,朝鮮戰爭是蘇中朝三國領導人私下蓄謀已久的。後來的一切假話都是欺騙世界輿論更是欺騙中國百姓去給他們送死賣命的。這是朝鮮戰爭的焦點所在。
8,1950/8/27--斯大林致電周恩來說:“蘇聯政府答應你關於派蘇聯軍事顧問---防空專家和空軍專家到華東和東北去的要求。三十八名顧問將被派到中國,其中十名是防空專家,二十八名是空軍專家。至於其余二十六名顧問,我們認為不是特別需要派他們去,因為這些顧問的工作可以由派去的三十八名顧問完成。”
9,1950年8月初,朝鮮人民軍已‘解放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土。金日成宣布1950年8月是朝鮮人民勝利的一個月。
10,1950年9月15日受安理會派出懲罰北漢南侵,美軍在朝西海岸仁川登陸,將朝半島攔腰截斷。
11,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朝鮮戰局和援助朝鮮問題。毛周等主張出兵援朝。
---註:三個月前就做好派軍入朝,還要蘇聯出空軍護空。只能討論怎麼欺騙國人,欺騙世界,動員炮灰,搞國內‘鎮壓反革命’。
12,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按預定計劃入朝作戰。10月25日第一戰役開始,11月5日結束,將敵人趕到清川江以南。
---註:利用北部山地,不利美機械化部隊條件,中國人土法上馬,肩挑人扛,騾馬大車,三八大桿槍,自帶幹糧,小股偷襲,不在乎死人,好像小勝。在打了幾個戰役後,吹自己消滅敵人多少萬,自己死多少從不敢公開。為說明中國能打和歪曲朝鮮戰爭的懲罰北韓的實質,還斷章取義地廣傳過一句話作證明。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五星上將布萊得爾原話說;“假如因為朝鮮戰爭,我們就打入中國的話,那麼,我們將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在一個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而在中國卻改成為他說;“美國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一個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這話很清楚的是說朝戰只對北韓而與中國無關。因此說錯誤不是指懲罰北韓之戰,而是警告美軍不要進入中國國土。1953/7月27日朝鮮戰爭簽訂了停戰協定。被說成是“在血與火中進行了兩年零九個月的激烈較量,終於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先以南,並迫使其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明明你們南侵,把你打回三八線,卻說把美國打回三八線。不得不簽字的是中國,你敢過三八線嗎,南韓是大平原,五次戰役在漢成,連死帶被俘兩萬多人,彭德懷就說過,打了一輩子仗沒怕過死,可在漢城的第五次戰役才有了死亡的威脅。還敢再‘較量’嗎?這不比北部多山區,小部分散,多可隱蔽,限制美軍現代化裝備充分發揮作用,才占了點便宜,就以為能與美軍‘較量’。你能與全世界對抗到底嗎?
物資消耗得起嗎?當然美國達到目的為止,他既不是為統一朝鮮,更不是要進攻中國,保證了三八南北分界線,就完成了最初目的,已可向自由世界作交待了。他們舉國也都不想再打這種生命犧牲的消耗。美國人重視人的生命,當然樂於簽字。簽字前幾個月斯大林就死了,沒有斯大林全力支持,蘇聯處在變天前夜,中國敢拖嗎?究竟誰更急於停戰不是很明顯的嗎?
13,1950年11月6日,毛澤東電斯大林:為解決我入朝部隊發生的困難,請供應我國三十六個步兵師的步兵輕武器裝備。為了保密,電文以‘菲利波夫’稱呼斯大林。
14,1950年11月9日,周恩來會見蘇軍事總顧問沙哈羅夫。沙說斯大林同意供給中國所需步兵武器,將於51年1--2月交貨。同時周請沙,電催蘇方,將中國所購第一批軍用汽車務必於11月運到。並說“現在汽車第一,坦克,大炮都可以放在汽車後頭運來。”
15,1950年11月13日,沙哈羅夫向周轉告說:“斯大林來電建議:為增強蘇聯空軍在中國志願軍後方對美空軍作戰的能力,擬增派120架米格--15噴氣式飛機,分兩批來華,增加到別洛夫空軍師中,並成立空軍一級的指揮機構。周恩來與沙哈羅夫商店定:蘇聯空軍除使用安東,鞍山,遼陽,沈陽的機場外,並在安東附近再修一個機場供別洛夫師使用。”
16,1950年12/9--周會見沙哈羅夫大將,介紹了中國軍隊準備越過朝鮮‘三八線’的戰略意圖和組織新戰役的設想。
17,1951年1/4--中朝軍隊攻占了漢城。蘇駐朝大使拉佐瓦也夫和金日成等,要中國軍隊繼續向南追擊,彭總認為應休整,為此發生爭吵,斯大林裁決:“真理在彭德懷手裏。”調回了駐朝大使。事實在漢城,中國傷亡慘重,180師大部被俘,就在這裏。
18,1951年2/24--彭在中南海居仁堂總參辦聶總長辦公室裏與沙哈羅夫大將會談,說了志願軍在戰場上一系列困難後提出:希望蘇方盡快派遣兩個空軍師,駐在鴨綠江北岸中國境內,擔任掩護‘三八線’以北的交通線任務。此要求又經毛澤東請示斯大林。
19,1951年/3/3--斯大林復電毛澤東說:“我們同意您關於派遣兩個驅逐機師,即第151師和324師在別洛夫將軍指揮下進入朝鮮境內作戰,以掩護中朝軍隊的後方。再供應你們一些高射炮,已令炮司調五個高炮師去朝鮮。增訂的6000輛汽車可在下半年交貨。”
註:比彭德懷的要求更大進一步。
20,1951年3/15--斯大林又來電說:“蘇決定再派一個三團制的空軍師(九十架噴氣式飛機)歸別羅夫將軍指揮,置於安東地區,以便讓中國原準備在安東的一個驅逐機師進到平壤地區。”
如此,別洛夫指揮了四個師的空軍,他由師級升為軍級指揮員,他成了中國軍隊名副其實的空中‘保護神’。
21,1951年4/12--總顧問沙哈羅夫大將受到表揚,經中方挽留後離京,周設宴歡送。由49年10月來華的副總顧問柯道夫接任。
朝鮮戰爭並非是中國軍隊與聯合國軍的戰爭。而是蘇美軍力的一次較量。斯大林自有他的目的。他利用朝鮮國土作戰場;利用中國人當沖鋒陷陣的炮灰,他則全力保證現代化武器彈藥供應。還出當時最先進的米格-15,與美國飛機比高低,當時天上沒有一天不戰的。更有大炮,包括二戰威力無比的‘客秋沙’和大量適於山地的後來中國仿造的‘解放牌’汽車,原叫‘嘎斯’晚上滿山遍野都是它們跑運輸。
沒有蘇聯,中共自己所說的國際主義的‘無私’援助的保證和供應,還有至少在斯大林五三年三月五日去世之前,有愈來愈多的各方面援助,在國內幾乎所有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各個領域,全有蘇聯專家在操控和‘支援’(當時不告國人,六零年後中蘇大翻臉,才說欠了蘇聯多少債)。你‘土八路’的志願軍,即使再死二百萬人,你吹什麼牛?能與美國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打個“平手”。中國的所謂‘國威’是蘇聯架的‘國威’,而中共貪蘇聯之功為己功,不是自欺欺人嗎?正像現在朝鮮學生課本裏,那場戰爭是人家金日成統率的英雄的人民軍創造的’人間奇跡‘,死傷百萬的中華兒女,人家早忘了,貪中國之功為金家之功。這是多大的諷刺和屈辱。中國還是不能清醒嗎?
2001年3月11日
發稿:2001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