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 高薪養廉和制約權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包谷世界上再聰明的人也有愚蠢的時候。如果是出於一代人的局限,那麼這種愚蠢就是一種宿命。 現在正在召開的人大上就有一個實例:據報道,中共提出要實行“高薪養廉”的政策。
跨世紀之際,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家的最有權勢的人,大概有兩個問題一直沒有想通:一是社會底層的法輪功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什麼科學教育也沒有能開導得了這些信眾,文武不亂,軟硬不吃;二是有八十年革命歷史、執政五十年的黨為什麼腐敗得一發不可收拾。要是兩者換一換,豈不美哉!毛病出在什麼地方,其實不用很高的智商,世界上其他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就是那處於最中心的人,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看來連門也沒摸著。
他們也不是沒想辦法。這幾年一連串提出幾個“三字經”,學著用林彪“再版前言”般的語言,先捧到天上去,還是老一套,輿論開道,思想先行。奇怪的是,老百姓就是不起反應。這些個“三字經”,學的是毛澤東,卻只學了個皮毛,半點神韻也沒學到。毛澤東喜歡用“二三四”之類的語言,那是當年要農民跟他造反,須得這樣的語言,農民才聽得懂,記得牢。如今要用這樣的三字經治這個制度的絕癥,那還真不如李洪志的“真善忍”呢。
原以為,那位曾經在57年給錯劃在四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五個冤枉右派中的朱總理,既然有活生生地打入社會底層的經驗,應該比那兩位聰明一點,沒想到,他給腐敗絕癥開出來的藥方,不過是“高薪養廉”。
這可真叫人想不通。絕癥難治,開出好藥方來固然不容易,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可是,看出藥方沒有對癥下藥,這並不需要什麼高明。如今中國境內的腐敗,從上到下,從南到北,從大到小,有哪一例是因為“低薪”而窮出來的?成克傑是因為低薪才貪的?胡長春是因為低薪才貪的?遠華案是因為海關官員太低薪才集團腐敗的?鄉村幹部是因為低薪才欺壓農民亂收亂罰的?朱總理何不下令神通廣大的公安國安新華社,在全國各地找一找,找一例,不論大小,找出一例腐敗是因為黨的幹部低薪養不活家小,住房擠買不起商品房,學費貴子女被迫綴學,有了病被醫院拒之門外,走投無路才導致“不廉”的。腐敗千千萬,要說“低薪”造成的,一例也沒有。
“高薪”豈能養廉,給星火燎原的貪汙腐敗官員錦上添花而已!
“高薪養廉”這帖藥,乃辯癥施治失誤,是給絕癥病人的一劑毒藥。
如今黨權和政府的腐敗,並沒有多少奧妙,只是一種經典病因:權力失去制約。權力失去制約的根本原因,是執政者對手裏的權力之合法性沒有信心。從槍桿子裏得到的政權只有靠槍桿子來維持,所以特別忌諱民眾對權力的質疑,特別不願意在制度上建立對權力的約束和監督。這種忌諱,由於幾十年來明擺著的人為災禍,發展成為一種擔心自己被趕下去的恐懼。這種恐懼到了神經過敏的地步。根據它當年奪取權力時的經驗,如今它最忌諱的,就是看上去有點類似它當年所做的事情,比如要求結社自由,新聞自由,思想和信仰的自由。這種忌諱發展得如此荒唐,成為現代世界的一大奇觀,一句話,就是不分好歹,“一步也不能退”。這樣,“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的大小權勢們,就結成了一個生命共同體,一種不允許外界作出哪怕是一絲質疑的生命共同體。
這一共同體內部有排除危害過分的剩余機體的共同需要,這就是成克傑、胡長春之類的下場。但是這一共同體最忌諱的,是對權力的制約。所以,別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病因,決策核心就是視而不見,毅然宣稱“我們不搞三權分立那一套”。越是現代憲政體制最基本的東西,諸如尊重憲法,保障立法,司法獨立,人身保護,新聞自由,軍隊國家化,等等,越是斷然拒絕。在這樣不受制約的權力共同體內部,腐敗是必然,是一種宿命。經過最近十幾年的演變,腐敗已經成為一種環境。“廉”反而是一種異數,無法久存了。最後歸結下來,不過是一句老生常談:絕對的權力等於絕對的腐敗。
給幹部加工資,不是不可以,但硬要扯上什麼“養廉”,就是欲蓋彌彰,“你看,我們黨的幹部這麼腐敗,只是因為我們的幹部低薪太久了”。真可謂腐敗面前還死要面子。如今“高薪養廉”,只會使官員階層離底層民眾更遠。只有一個動機可以解釋,就是把這個腐敗制度的基礎,所謂“幹部隊伍”,全部捆在一起。他們不是不明白,腐敗是危險的。那麼就要死死在一起,要活活在一起,要腐敗腐敗在一起。全都在“高薪”的甜頭下養著,全都鐵了心,就是硬拖也可以拖得長一些。顯而易見,從民脂民膏中拿出幾十個億來,“高薪”是可能的,“養廉”卻是做夢。最多,把這條船駛向不可知的大海,離岸更遠一點而已。
真正對癥下藥治理腐敗,世間有良方,那就是政治體制的改革,逐步實行法治,建立和完善憲政體制。可是黨的領袖們用五十幾年前的一己之私心來度今日世界之潮流,害怕的恰恰是搞了法治和憲政要垮臺,所以明知自己患了腐敗之絕癥,卻棄政改與法治之良方而不用,想出了“高薪養廉”的餿主意。這一來,更不知要爛到什麼地方去了。
發稿:200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