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論━━什麼是國?什麼是愛國?怎麼才是愛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高思維要談愛國,必先弄清楚什麼是國家?從歷史的角度看,國家就是‘家’的擴大‘中國四千多年前的’黃帝王朝就是一個家族王朝,當時周邊有所謂一萬多國,強者通過戰爭,最後吞並而統一成一個最有勢力的大國。先秦周初,中原地區也是幾百個國,一個姓,即一個家族就是一個‘國’。所以西方《聖經》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孔老夫子也說‘四海之內皆兄弟’;這都是有歷史根源的。對於未來,《聖經》和孔子都說‘世界大同’。從哲學角度而言,人類由‘一’演變至今的眾多,未來的發展,由於互相交流,通婚,商貿,交通,通訊進步,地球成一個村,最後又是走向‘一’,即世界大同。
國家由什麼組成呢?即國家包括什麼要件呢?由上可見,不外是:一是人,二是地域,三即管理,叫政府。古代是家長制,父親主管一切,長子繼承,或長孫繼承。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專制皇帝就是一個強勢家族(如漢代的劉家;唐代的李家;宋代的趙家)除此之外如果還有的話,就是用什麼法來管理。是一家之長一言堂還是有事大家商量,包括推出代表來商量內外大事。大家庭成員,對家庭的內外大事有發言權及決策權,他可以認為自己就是這個家庭的主人;如果大小事,都沒有他的權利,他就不會有主人翁的感覺。因而也會逐步失去感情。這個例子可從下面事作出證明:很多從大陸來國外投奔兒女,絕大部分都不能長久,紛紛都搬出來獨居。為什麼會如此。就是在兒女家沒有任何決定權,只給兒當‘傭人’。故他們都說兒女的家不是我的家,在一起生活既不方便,也不自由。家庭如此,國家更是如此。因為家庭是直系兒女之間;而國家則都是無直接血源,因而受歧視和不自由的感覺更強烈,更不能忍受。一個人有否愛國心,和有否愛不是自己的家的心情是一個道理。只有當你認為這個家是你的,你才會有愛他之心;否則只能是強人所難。自作多情是沒有用的,你必須覺得那個‘家’或‘國家’是我的,才能生出愛他的真實感情。
人不是狗,你家的看門狗,打斷它一條腿,蒙上眼睛,送出幾十裏之外扔了他,三天之內,它會長途跋涉地跑回來;人既是感情動物,他更是有理性有理想追求的高級動物;你兒女家非常富有,除非把你當一個老人尊重你,大事還同你商量,你有了這也是你的家的感覺,你才會願意住在他的家裏;否則,只把你當一個傭人驅使你,你決不會有任何主人翁的感覺而願意住到他家裏。當然因為有過關系,高興時相互走動走動,那是人之常情。當這與主人翁似的當作自己的家去愛他,是兩回事了。對一個家庭如此;對一個國家也如此。都是一個道理。
一個國家由無數個家庭所組成,所謂百家姓,一家,百家,萬家,幾千萬家都可以組成一國,。一個家庭成員出走他方,若問他你愛不愛你的家?他必會回答說,他愛他的家。愛他的家,愛的是什麼?是愛那裏他曾住過的鄉土和那裏的親人。愛不愛哪個國家?他說愛那個國家。愛麼?必是愛他曾去過的地方和懷念一切他熟悉的人們。除此之外再談不上他愛什麼。所以,愛國者僅僅是愛那個生養過他的土地和那裏的親人們。作為一個感情動物的人,幼年的經歷是一生難忘的。但是他所懷念的除了鄉土就是親情和幼年的朋友。這是實際的,也是本質的。因此所謂國家者基本要素就是人民和土地。這是國家的基本概念。但是在中共的工具書裏對‘國家’下的定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暴力組織,主要由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組成。“這完全歪曲了‘一個家’和其擴大‘一個國家’應有的基本要素。統治階級是誰,就是強勢家族。他們把國家中的人民,這個最基本的內涵抽掉,國家只變成了上述要素的第三項,不是管理而是‘專政的暴力組織’即鎮壓工具。勿怪,中共五十年何以如此猖狂地大鬧中華,災難不斷,內鬥不斷,原來都是基於上面的國家定義。很多很多人都成了中共的敵人。這比在兒女家把你當‘傭人’驅使要惡劣野蠻得多。那個兒女的家你不能一同居住,你也不愛他們那個家,你怎麼會去愛把你當成專政對象的國家?這不是邏輯上都不通的道理嗎?中共上述關於國家的定義,如果能成立,就等於說,家是父親統治兒女的工具或向兒女專政的工具,由皮鞭子,禁閉室,打手所組成。如此之家庭,那不是永遠的天天苦難嗎?
什麼行為才算是愛國?在這裏我引證《柏楊版資治通鑒》十七冊《赤壁之戰》230頁的“通鑒廣場”中,有一位居住美國的吳女士在與柏楊通信中的一段對話,會使人得到啟發。柏楊說:“用孫觀漢(臺灣原子之父物理)先生的比喻,移民美國,就是女兒出嫁,美國就是夫家,我們在國內的娘家人沒有權利要求嫁出去的女兒,把娘家擺到第一位。竟然有人嘲笑移民“忘本”咦,‘本’在哪裏?移民的‘本’就在夫家,就在美國。總是怕女兒忘本的娘家人,不是頭腦不清,就是想害女兒。假如在美國的猶太人,全都不忘本,集體回到以色列,以色列今天還能生存嗎?”“快快樂樂當一個平平凡凡的人,這樣有什麼不好?是的,有什麼不好?為什麼一定要踩扁別人?為什麼一定要鬥得身心都流鮮血?中國人之所以醜陋,是軟體文化使我們醜陋。大話,空話,假話,毒話,害得完全扭曲。中國人可以說是天下最愛國的動物,連拉屎都要扛出愛國的招牌,結果這個國愈愛愈弱,愈亂,愈落伍,愈封建;如故剝去美麗動聽的口號文章,恐怕只剩下赤裸裸的醬蘿葡,言之痛心。以致我忽然想喊:“不要再愛國了,再愛下去,國就非亡不可。”;吳女士說:“雖然常被國內抨擊我們棄國忘本,而我們卻自以為是在海外發揚中華文化。然而每年一過九月,便十分躊躇,不知應該參加十月一日的國慶?或十月十日的國慶?心裏總是十分困擾。您問我們:為什麼不參加美國七月四日的國慶?希望我們在此地落地生根,好好做個華裔美人,好好投入本地社會。想一想,美國猶太人的成就,如今掌握美國社會,政治,經濟及技學術,不但自己生活得風光舒服,對母國的貢獻和影響又是何其大!這番道理,使我們一向仿徨無主的心情,豁然開朗。”
美國人平時並沒有多少愛國言論,把政府看的很緊,可以把總統罵的狗血噴頭,但在國家需要時,各個都是英雄一般獻身,包括二戰中在日本在中國,為了反‘法西斯’而獻身者們。這是行動上愛國而不是嘴巴愛國。也是真愛國而不是假愛國,也是自願愛國,而不是被強制愛國。中國人的所謂愛國,大多都是一種自卑心理的盲目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是建立在不被別人瞧不起的扭曲心態(有可理解的歷史根源)。鼓勵這種愛國心,只能害國。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愈愛國愈糟的原因。最近臺灣朝野因為日本畫家一本《臺灣論》,說是汙蔑了‘慰安婦’而大吵了好幾天,互相攻擊,最後還要禁止日人入境臺灣,民主國家鬧出這樣的醜劇,竟然還打著臺灣中國人尊嚴的‘愛國’旗號,把個人的苦難淩駕於整個中華民族的災難之上,大作文章,十分可惡。這是中國人的所謂愛國的典型鬧劇。可見,作為中國人,大陸人和臺灣人,在某些方面都是一個德性。
問題是很明顯的,一個家庭很富有,兒女們都有很理想的工作,無憂無考慮,在這樣的家庭裏,老父親決不用擔心,今日說咱們家如何好;如何比別人強;整日挖空心思去美化自家,醜化別人家,以強化自家的什麼鞏固統一團結。愈這樣,愈表明空虛,缺乏自信。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也是這個道理。他用不著以否定別人或說別人不好的辦法來提升自己家的威信。一個家庭一個國家都是一個道理。家就是國;國就是家,古今中外都如此。古代一個家族就是一國,今天是萬家組成一國,是一家的擴大。道理一樣。
一個心理正常的家庭也不會整日擔心某一個兒子與家中另一個兒子的仇人交朋友;更談不到那個‘敵人’說了什麼話傷害了他們一家人的感情。家中老爺子也用不著發明一些諸如‘家奸’;‘賣國賊’;‘敗類’;‘叛徒’;‘走狗’之類去維持家中的凝聚力,這都是黨派撈政治稻草或統治者愚弄人民有利其內控的濫調,限制人權的禁錮咒,在人權至上的國家就沒有這種濫調。舉一個歷史上華人移民的例子就可看清問題的本質。柏楊在《中國人史綱》899頁上講了一段話可使我們回味。他說:“中華人向外發展,不但不能像歐洲人那樣,受到政府的支持保護,恰恰相反,反而受到嚴厲的禁止。儒家思想是保守而尊祖的,對於為了追求財富而拋棄祖先墳墓,離開父母之國,遠赴蠻夷番邦的人,十分痛恨。因而稱他們是海賊奸民,用法律和監獄取締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當年華僑在海外遂成為被遺棄的可憐孤兒。可是中國沿海一帶,人口稠密而土地貧瘠,東南亞卻地廣人稀,屬於亞熱帶氣候,謀生較容易。沿海人民遂用逃避或賄賂的方法,躲過官員們的幹涉,大批向海外湧出,這些貧苦無依的亡命之徒,以做小生意開始,不久就在蠻荒的各地,建立家園,跟當地土著人民相處得十分親密。”因此,平民百姓根本不應受統治者的愚弄上當受騙,。因為這是一個心理正常自信的家庭或國家不能出現的心態,世界各族各民,自古就有友好往來,以及互婚的傳統,到現代這種交融更是各民族融合的必然趨勢,大陸近年與外國人通婚者,每年都以萬人計,這是很自然的事。一個家或一個國怎麼樣?好壞由這個家庭或國自身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和美滿幸福的生活所決定。一切外在的東西,別人的好或壞或別人說你好或壞都影響不了這個家庭自身。有正常心理的家庭或國家,必是這個家或國各方面良好而有自信。
凡是相反者都是這個家庭或國家本身發生了危機。家長為了維系這個家庭才發明各種辦法,包括文的欺騙和武的恐嚇,所以一切搞‘家庭主義’和搞’民族主義‘的都是一家之長或黨派迎合愚昧的群眾撈政治稻草在搞鬼。統治者對外可以代表一家一國,但他並不是國家本身。因此,對一家之主或一國統治者好壞的評價,如美國對總統的非議之類的問題,根本上不屬於愛不愛國的範疇。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是更愛國的表現,因為起碼這表現了一種關心的態度。而不是對家事,國事冷漠麻木不仁。
愛家愛國是一個道理,一個成員如何表現他的愛家愛國之心,提升這個家在鄰居中的威信或一個國家在國際中的威信與好感,用不著你去作驚天動地的大事,不用自吹自靂,不用靠胳膊粗,更不用洋槍洋炮炫耀於外;而是要靠家庭成員或一個國家的成員在外界的德性如何。看你待人有否信譽,有否憐憫同情包容他人之心;看你們家的人在外對公益事情,對周圍環境是愛護還是破壞;看你平時待人處事是否文明禮讓。等等。這些最基本的外界表現,作得好就會對自己的家庭或對自己的國家民族做出正面的貢獻,一個文明禮貌,和顏悅色,先人後己的人,比之兇相畢露,啜啜逼人,耀武揚威更為世人所認可,由此也可以窺見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民族的德性。什麼叫愛家?什麼叫愛國?什麼叫愛你的中國人(民族),上面說的就是。這種最基本最簡單的事都做不合格,還有什麼資格談愛家或愛國。
有些人做人很差,卻很會大罵別人不愛國,來顯示自己的愛國,在互聯網上你會每天看到這類低能的齷躅語言。這會有什麼用處呢?只能使人感到悲哀。
(2001-03-06)
godswills@hotmail.com2001-03-07
發稿:200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