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功組織嚴密 韓學者指是北京大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月16日訊】南韓漢城國家大學國際關系副教授鄭在浩(JAEHOCHUNG)十四日在美國加州柏克來表示,法輪功的大面積普及和日趨政治化,不可避免地與北京政府中央集權式統治形成沖突,在中國國內社會發展不穩定因素日漸增加的情況下,法輪功向中央集權的挑戰十分值得關註。據星島日報報道,鄭在浩出席柏克萊加大中國研究中心的午間自由討論會,以“挑戰政府:統治者的困境和法輪功在中國的發展”為題發表了演講。
鄭在浩首先指出,他對於法輪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法輪功與中國社會和政治發展的互動關系,因為“如果中國社會內部不安定,再迅速的經濟發展也無法使中國強大。”他回顧說,外界對於法輪功的關註始自近一萬名法輪功學員在一九九九年四月集合於中南海示威一事,其實法輪功早於一九九二年起創立,在一九九六年當局宣布禁止《中國法輪功》一書的出版後,激起法輪功學員的不滿,各地的學員組織起來,而北京當局也開始關註到法輪功的政治因素。
鄭在浩認為,法輪功向北京當局形成的挑戰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其人數眾多,雖然法輪功學員在大陸的人數從未有一個正確統計數字,但是在北京政府宣布禁止法輪功前後的官方統計以及海外傳媒的報道中,法輪功學員在大陸的人數從二百萬至七千萬不等。第二是法輪功的普及性,從尋常百姓到共產黨高官,都有法輪功的學員。第三是其嚴密組織性,才能夠在中央政府心臟地區中南海集合一萬人示威而且之前當局毫無察覺。
他續說,第四,法輪功的出現適逢中國國內其他社會不穩定情況的逐步加劇,包括大量國營企業職工“下崗”離職、人口流動、貧富兩極分化、農民示威頻繁等。第五,法輪功成功利用了網際網絡這一高科技信息工具來展開聯絡,是北京當局從未遭遇的局面。第六,法輪功事件已經日趨國際化,包括其創始人李洪志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荷蘭外交部長助理在香港會見法輪功學員遭到北京政府強烈抗議後取消訪問北京等情況,都顯示法輪功已經升級為國際事件。
發稿:2001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