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春宵》:被人误解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纤纤苏东坡的诗是有意境的,唯有读者静下心来体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与意境。比如这首《春宵》。今天的人常用“春宵一刻值千金”来形容新婚之夜,却很少有人去细细体会苏东坡真正想传达的意境——那是一种更深邃、更纯粹的春夜之美。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诗人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是指春夜的清幽与宁静所带来的体验。白日里,尘世间各种气味交杂——饭食的烟火气,作坊的异味,往往掩盖了花木本身的清香。而花香本就淡雅若隐,极易被杂味侵扰。
懂得品茶的人对此最有体会。为什么要洗茶、温杯?正是为了去除杂味,才能体会茶本真的清幽与甘美。譬如龙井之类的清茶,若带一丝杂气,便难以品出它的雅韵。
当喧嚣渐息,人的心也随之静下来。此时再遇花的清香与月色的明暗交替,往往能将人引入一个纯净的境界,仿佛放下尘世纷扰,得到片刻的超脱与自在。
春宵之美,正在于花香的幽雅与月光的柔润。
再看后两句:“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并非单纯描写热闹的夜色,而是苏东坡对人生的体悟。楼台间歌舞管弦,固然显得热闹,却也暗含浮华与虚耗——许多人沉迷其中,自以为享乐,实则虚度光阴,耗损生命。而另一边,夜色深沉,院落中的秋千静静悬挂,仿佛在默默守望春宵的静美。
诗人借秋千喻人生。白日为生计奔波,肩负重担;夜晚方得一隅清闲,可以稍稍舒展。秋千白日被人乘坐,夜晚却在月色中安然自处,象征着生命在劳碌之外,也需要片刻的宁静与自我。
因此,《春宵》所呈现的,并非世俗的欢娱,而是一种境界与解脱。它告诉我们:唯有放下执念,才能真正享受自然的馈赠与人生的安宁。
“春宵一刻值千金”,说的不是尘世之乐,而是自然与心灵交融时的那份静美与珍贵。遗憾的是,在名利与欲望的诱惑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执着,去体味这春宵之美呢?
发稿:202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