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地震救灾的 “最快速度”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华【明见网7月20日讯】 (编者注:本文是《新纪元周刊》五周前的一篇大陆焦点新闻。四川地震已发生一个多月,中共官方媒体一致大唱“救灾最快速度”的赞歌。而究竟“国家级救援队”是怎样的规模与“神速”?空降兵的素质如何?细心人可从一片颂扬中看见被曲解的真相……)
四川地震过去一个多月了,尽管中共当局用各种地震救灾表彰大会代替了灾后反思,尽管灾民们的实际生活和心声无法体现在官方媒体上,但细心人还是可以从新华社等官方喉舌的“颂扬型”文章中看到很多被曲解的真相,从而品味出所谓“最快速度”背后灾民的辛酸和苦难。
汶川地震发生的大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综合国力增长的高科技时代,中国能把人送上太空,能探测月球、能准确击落卫星、能有信心搞“大国崛起”。尽管人均产值还很落后,但中国拥有外汇储备已达一万七千六百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G7(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外汇的总和。
换言之,中国有的是钱,只要官员想买,再先进的设备都能买回来的。然而这次四川救灾中,人们看到的很多却是最原始的肩挑手扛、徒手救援。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媒体大唱赞歌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地震局的失职
《中国新闻周刊》在封面故事“中国地震局的惊心一刻”中,对地震局的“即时播报”大唱赞歌:“汶川地震一分钟后,中国地震局实时监测机屏幕上的地震波形出现了剧烈振荡;十二分钟后,四百名地震局及下属机构的官员从手机上收到了地震短信速报。”
与唐山地震五小时后才确定震级和震心相比,这次的确快了很多,然而读者不知道的是,地震十二分钟后,中国只把消息告诉了地震局官员,而此前美国地质研究所早就通知了媒体,而且路透社此时已率先向全世界播报了四川发生了规模七点八大地震。
地震二十八分钟后,中国人才从新华社得到消息:四川汶川县(北纬三十一点零度,东经一百零三点四度)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六地震。三十四分钟后,地震局改称为规模七点八,五月十八日又修正为八。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地震仪,没想到这次却是万里之外的美国人来通知我们家地震了。
然而本应担任抗震救灾总指挥的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此时却正在意大利“参观考察”,地震几天后都没赶回中国。作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的谭先锋,却意外地没收到地震速报的手机短信,中国地震台网首席预报员孙士此时也远在云南……北京的地震指挥部可谓乱成了一团。
十八点后,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随温家宝专机抵达都江堰,经过现场办公,到十二日午夜才确定了地震类型:“主震-余震型的逆冲型地震。其地震强度大,震感面积宽,破坏力强。余震将密集的持续两个月左右。”
杯水车薪的国家级救援队
这次在电视上人们经常看到身着橙色“CHINA救援”制服的救灾人员,这就是被温家宝称为国家级的“专业”地震救灾队。人们从《中国新闻周刊》中得知,地震发生八小时后这支专业救灾队才出发救灾,他们总共只去了一百八十七人,携带两台专用救援车、一台指挥车、十二条搜救犬。
他们先后在都江堰市、绵竹县汉旺镇、汶川县映秀镇、北川县城四个地方四十八个作业点苦战了十五天,救援作业共两百一十六小时,成功营救幸存者四十九人,清理遇难者遗体一千零八十具,协助指导营救幸存者十二人,协同其他救援队伍搜索定位三十六人。
毫无疑问,这一百八十七人所组成的两台救援车,在两千万人受灾的地震灾区,只是大海汪洋中的一滴水。那时至少十万人急切等待着从瓦砾废墟中被救出来。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就这么点地震救灾队,这不可悲吗?
据新华社报导,于二零零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成立的国家救援队,是目前大陆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救援队伍。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官兵、武警总医院医疗人员和中国地震局的专家,共计两百三十人左右。
国家救援队成立之日,温家宝曾亲自授旗,并指出要“军民结合、军地结合、平战结合,一队多用”。这支代表中国的国家地震救援队,曾多次参与亚非国家的地震救灾。其规模之小,在灾难中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起代表作用,在汶川这样的大地震中,无疑只是杯水车薪。
据说温家宝曾提议允许前往中国的美国、英国、日本、澳洲等国际专业救援队进入,然而却被某些人拒绝了。最后直到救援黄金七十二小时荒废后,才假惺惺地允许日本和俄罗斯的地震专业队进入,而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一直被拒之门外。
人们不禁想到,六四学生运动后,中共根据需要,马上建立了上百万人的武装警察队伍,并建立了高科技全副武装的防爆武警,然而唐山地震过去三十三年了,中国却没有根据需要,建立一个确实能抗震减灾的地震救援队。
有专家分析说,在中共眼里,“平定民众反抗、坐稳江山”是最重要,防民如防川,比起巩固中共政权、为国家暴力机器“升级换代”的镇压工具而言,保护百姓、预防地震,永远都是第二位的。正如大陆的教育一样,官方一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可在经费的划拨上却是尽量的压缩,以至于希望工程成了贫困孩子的绝望工程。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七日,救援人员徒手将一死者拉出废墟。(Getty Images)
迟迟不降的空降兵
新华社在一篇讴歌地震救灾空降兵某陆航团“行动神速”的文章中这样写到:“震后三分钟全团启动应急预案。震后五分钟全体官兵在机场集结完毕。震后十五分钟所有飞机进入待飞状态。震后一百一十八分钟,接到起飞命令,两架直升机紧急起航,飞向汶川…… ”
读者不禁要问,从震后十五分钟到一百一十八分钟之间的一个半小时内,为什么他们等不到出发命令呢?地震救灾争分夺秒,谁白白浪费了这救命的一百零三分钟呢?
文章还说:“全世界都在急切地关注这个‘从地球上消失了的县城’汶川的受灾情况怎样。五月十四日雨停了,在参谋长杨磊的带领下,三架直升机同时飞向汶川。在余震引发的紊乱气流和不足两百米的能见度中,他们第六次向震中发起突击!”地震四十六小时后,中国空军才第一次进入汶川。
《环球杂志》也竭力赞美降落茂县的“十五位空降勇士的七天七夜”,并称之为“世界空降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五月十四日中午,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条件下,十五名勇士从茂县上空近五千米的高度跳下。”
文章还表扬空降兵少将指挥官王维山把跳伞决定当成“一次痛苦而艰难的抉择”,然而文章却没有披露温家宝与伞兵指挥官的一席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大陆论坛上不少网友评价说,“非常不满意空军的表现”,网友引述官方报导说,二零零五年八月三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我武装直升机已能全天候作战”的消息;“中国新一代天兵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战力,成为解放军序列中令人生畏的快速突击力量。”二零零六年六月九日《解放军报》也证实了“我军伞兵实现多机型伞型地形全天候作战能力”,“他们赴东北寒区、华南热带丛林以及青藏高原等地进行适应性训练,跳伞事故率之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这样一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空降兵,却因为害怕伤亡而一再拒绝总理的要求,按兵不动。有网友评论说,“十五军一百人跳伞,只有十五人带的是翼伞,跳下,其他是圆伞就不跳了,这说明准备工作差。”“这次王维山的十五军还算表现最好的,比五十四军和三十八军强;十三军作为驻地部队,竟然四十八小时内没有进入现场,还不如从江苏赶来的陈光标的民间工程队!最值得批评的是成都军区陆航部队,由于一九八零年代末成都军区一个副司令去西藏坐直升机出了事,从此成都军区陆航团就阳萎了,不敢去汶川了。”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这一时将军们却胆怯了。有网友说:“士兵大多是好样的,但将军出了问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人民绝对不愿意看到一群有危险就不上前线的军人。”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七日,直升机在运输救灾物资。(Getty Images)
被撤销的工程兵部队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新华通讯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期刊载了《专家建议将工程兵纳入国家应急力量体系》的文章,没想到二十多天后,四川地震中人们切实体会到了没有工程兵的痛苦。
中国工程兵自一九五二年九月创建,一九八二年八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被撤销。据当年的工程兵司令员陈士矩上将的夫人李诤介绍,世界各国都在裁军,但都保留了工程兵,而中国裁军几乎全在裁战士,目前全军干部战士比例约为一比一,把工程兵几乎彻底裁了,这次地震救灾,是从远在北京调动过来的第三十八集团军的工程兵团,人手严重不足。
有网友说,按照常识,规模八地震至少十万人埋在废墟里,按五个人抬起水泥板来救一个人这样的五比一比例,真心想救这十万人,就至少要在三天内让五十万救援部队赶到救灾现场。然而这次总共只派了十二万军队,不及当年长江抗洪抢险的百万军队的十分之一,其中90%都是在三天后派去收尸的。光是派遣部队严重不足就说明有人不是真心想救人。
不少有识之士建议说,中国应该组织三十万人以上的独立建制、独立指挥的工程兵部队,以应对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也许三个月就可以培养出一个新兵,两年可以锤炼出一个干部,但十年八年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知识型工程兵。◇
发稿:2008年7月20日
更新:2008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