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那饥荒年代被弃的5万孤儿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明见网8月8日讯】1960年前后,全国性的大饥荒,一大批来自江苏、浙江的父母将自己的骨肉遗弃在他们印象中的人间天堂上海,幻想着那里一定会有一口饭留给自己的骨肉。但曾经的人间天堂在那个时代已不复存在,这些孤儿随后又被转送到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他们被称为“上海孤儿”,据保守估计,这批孤儿至少有五万人。八十年代以后,渐渐得知身世的“上海孤儿”们踏上了艰难的寻亲之路。
那是一个狂热的年代。“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如今实现了,快活上了天。”吃食堂吃光了口粮,连粮种也成盘中餐。1960年5~6月,中央曾连续发出关于京津沪等城市粮食供应告急的文件,6月6日发出《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中称,北京存粮为7天,天津10天,上海已无存粮。
断粮后三年饥荒,苏皖一带饿死无数,哀鸿遍野,骨肉分离几成平常。上海民政志载,上海社会福利机构1958年共收容婴幼儿1770人入院,其中弃婴占 98%。1959年收婴3525人。1960年1~3月,共有弃婴5277人入院,最多的一天收容109人。1960年年收容量创历史最高记录。
最后周恩来出面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乌兰夫协商,“内蒙古草原上有牛,也有牛奶,把孤儿们接到内蒙,由草原上的牧民抚养吧!”
自1960年至1963年,内蒙一共接收了3000余名上海孤儿。据曾参与过孤儿接收工作的乌兰夫女儿云曙碧回忆,牧民家庭最多一户收养婴孩达五六个。
很快内蒙也满了,来自苏浙皖各地的弃儿开始沿着铁路线、车轮所到处寻找其他的栖身之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吉林、新疆,凡有火车汽车所到处,孩子们走一路,丢一路。至今已无人说清,北上这一路究竟留下了多少孩子抛别家乡的哭声,事后人们估算的一个保守数字,是5万人。
1960年4 月14日,安徽无为县中医杨健安握着毛笔写下一张字条,泪珠随即打了上去。字条干了,他折好塞进 5个月大的八女儿海霞襁褓中。思量再三,又把襁褓解开,抱出瘦弱的女儿担在腿上。他握一根缝被长针,往孩子右大腿内侧柔嫩的皮肤上刺去。他刺了一个杨字。刺完后,孩子的哭声已嘶哑。他泣不成声抱住女儿亲了又亲:“你不要怪爸爸,以后爸爸一定会把你找回来! ”
1958年春,安徽和县乌江镇,37岁的宫秀英将四个孩子一一看过,拉走了5岁的三女儿杨宜翠。上面两个都大了,能记事的,肯定没人要,最小的儿子刚几个月,如果必须送一个,她只能送三女儿。
她把三女儿丢到南京碑亭巷与一枝园交界处的路口,塞块饼子给她:“小翠儿,你在这等着,妈去买点好吃的东西给你。”女儿大口吞着烧饼,直点头。
她走了。几个小时后,她发现自己又转回了那个十字路口。女儿已不知去向。
五口之家仍难以支撑,几个月后,她抱着小儿子又赶往南京江浦的一个小村。
一路上,她一直让儿子含着咬着她干瘪的乳房,儿子乳牙已经长出,咬得她生疼,吸不出奶来,就放开血迹斑斑的乳头对着她哭。她手里还有一小丁糟面饼,看他哭得厉害,就抠一块放他嘴里,继而再将乳头塞进去。她看见孩子满嘴殷红,却已感觉不到疼痛。把孩子扶稳了坐在路口,她把最后一块饼塞到他嘴里,又喂了他一口血。然后转身离去。
两年后,她42岁的丈夫杨岐昆活活饿死。
直至1964年后,粮食问题才得以缓解。以后,时势渐转,劫后余生的家人们投入到另一项工作去----在茫茫人海中,捞针一般去寻找当年被弃的亲人。
近20年来,数以万计的孤儿苦苦寻觅,而成功圆梦的,只是极少数人。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寻亲活动的参与者与规模都呈增长之势。而经苏沪一带媒体的大力介入,原先的不对等局面,也渐渐有了改观----以往每次寻亲会上,孤儿人数总是多于家人,而最近的几次,渐渐多起来的,却是当年抛掉孩子的家属亲人。
发稿:2007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