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轶事录:「独立君」裴侠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楚天 整理【明心网】裴侠,字嵩和,北魏时跟随孝武帝西迁到关中长安,赐爵清河县伯,后又为河北郡守。裴侠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位廉吏。他一生忠于职守,办事恭谨,从不为物欲所惑,素来以身作则,力倡俭朴。他平日所吃的是豆麦盐菜,与百姓生活差不多,为时人所敬慕。
裴侠在出任河北郡守时,原先郡里有个老规矩,专门配备30个渔夫和猎手捕捉野味鱼虾,供郡守食用。裴侠上任后,立即下令取消这一规矩,他说:「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郡里还有壮丁30名专供郡守使唤,裴侠就让他们出去当雇工,赚来的工钱,裴侠从不私取滥用,而是为公家买马,日积月累,马匹成群。裴侠离任时,两袖清风,一无所取。老百姓称颂他「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周书.卷三十.裴侠传》)
裴侠的堂弟都在朝廷做官,见他两袖清风,家无余财,就劝说他:「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功名利禄都要享受。像你这样一心为公,何苦呢?」裴侠严肃地说:「清廉是做官的本分,节俭是立身的基础。我所以清廉自守,并不是为了猎取美名,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同时也害怕有损前辈廉洁的清名啊!」一席话,说得两个堂弟非常惭愧,哑口无言。
后来有一次,裴侠与其他郡守一起去谒见魏太祖宇文泰。宇文泰让裴侠出班单独站在一边,并对众官说:「裴侠居官清正廉明,一心奉公,可谓天下第一。你们之中有谁也像他一样,可以出列与他站在一起。」众官自愧不如,无一敢出来与之相比。于是朝野叹服,此事后被广为传颂,裴侠被赞为「独立君」。@
发稿:2004年9月13日
更新:200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