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审于声必迟于政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慧芳【明心网】《战国策·魏策》中说:有一次,文候请田子方与他一起饮酒听韵。文候听出伴奏的钟声左右音律不齐,很得意地对田子方说:“钟声不比乎,右高。”田子方不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趁机阿谀奉承,夸赞文候的音乐修养,反而鄙夷地置之一笑。文侯忙问:“奚笑?”(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间。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大意是说:英明的君主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国家的政权建设上,糊涂的君主才热衷于音乐。现在您的乐感倒是挺灵敏,对钟声的毛病判断很准确,想必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功夫,这样下去还有多少心思去想治理国家的事呢?我但心您会变成治国上的聋子,对吏治方面的问题反映迟钝。
发稿:2004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