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轶事录:「廉石」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楚天 整理【明心网】陆绩(公元187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学者、天文学家兼郁林太守。
三国时期,陆绩经鲁肃等人的保荐,被东吴主孙权拜为郁林(今广西除桂林、梧州外的大部份地区)太守。在任期间,陆绩正直无私,为政清廉,深得百姓拥戴。
几年后,任官期满,陆绩举家泛海归姑苏家乡,全部家当还装不满一船。撑船的艄公说:「船若装得太轻,吃水太浅,遇到狂风大浪,就容易翻船,得想办法增加一些重量。」于是买了一担笋乾,两只大甏,装进咸菜压船舱,但船还是太轻,吃水很浅。陆绩环顾左右,恰巧见岸上有一块两米高、一米宽、半米厚的大石,便请人把它搬上了船,以减轻途中风浪的颠簸。到了家乡,陆绩遂将巨石弃置城门外,日久埋没土中。直到明朝弘治年间,当地有司曳之出土,建亭覆之,题其楣曰「廉石」。
这块「廉石」是陆绩为官清正廉明的写照,而用巨石压船还乡的事也成为千古美谈。@
发稿:200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