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历史回廊

清官轶事录:「苦行老僧」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楚天 整理

【明心网】陈瑉(公元1665年-1718年)字文焕,号眉川,广东雷州南田村东湖人。他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考取进士,历任福建古田知县、台湾知县,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四川提学道、台湾厦门道、偏沅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并曾兼摄闽浙总督。尤在台湾任职最长,对台湾的开发卓有贡献。
  
陈瑉乃清代岭南三大清官之一,与海南的海瑞、丘浚齐名。他为官清廉,勤于政事,向以清廉正直、爱民如子著称,所到之处,都深得当地黎民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康熙皇帝对他也十分赏识和器重。据说,陈瑉初到台湾任知县时,经过明察暗访,发现当时监狱里拘押的全是无辜受冤的老百姓。时值年关,陈瑉令开监放犯,让这些人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不料,陈瑉因此事反被诬为勾结奸民作乱而上报朝廷,康熙皇帝遂派钦差前来查案。那些被放的犯人闻知此事,深怕连累好官陈瑉,互相奔走相告并连夜返回监狱,听候核查。结果,钦差点犯时,犯人不但不少,反而多出两个。此事真相大白后,康熙皇帝以陈瑉为官清廉正直,德化于民,调他到刑部任主事,委以重用。台湾百姓也十分感念陈瑉爱民如子之心,为他塑像于文昌阁,以作纪念。
  
陈瑉一生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从知县历任至巡抚这数十年的居官生涯中,他从不追求个人享受,从不贪占国家一分一毫,平时生活也极其俭朴。他曾说:「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 他在外当官数十年,从不带妻室,也从未回家探望一次,儿子想去探望他,竟因缺路费难以成行。他安于清贫,终生不变,受到百姓称赞。康熙皇帝在召见他时,称赞他为「苦行老僧」,「诚清廉中之卓绝者」,「真国家之祥瑞」。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月,一代清官陈瑉逝世于福建巡抚任内。死前,他立下遗嘱,将他在任内应得的俸银14000余两,全部上交国库。陈瑉逝后,康熙皇帝感其生前功德,追授他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清端」,由福建归葬雷州。雷州府的百姓在陈的家乡也建有「陈清端公祠」供奉陈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