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我们急需散播的:常识(一)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刘云霞

【新生10月23日讯】我的朋友从英国归来,在北京给我打了4个小时的长途电话。我的这个朋友以前对我“就只是坐在家里写些没有什么用的东西”不大感兴趣。她原来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用在帮助社会底层的穷苦人身上了。她把自己家的电脑送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把药品送给了患有爱滋病的人,还把钱送给了上不起学的孩子。可是,她后来发现,这样帮的话,她永远也帮不过来。这次在电话里,她一直不停追问我:中国现在到底缺什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怎么样才能救中国?现在,她觉得象我这样写作的人,应该为中国开出一个方子来。

我告诉她,我没有为中国开一个方子的能力,因为,我还没有不自量力到那种程度。我告诉她,以我目前对中国的了解,就中国的现状来说,中国人,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最缺乏的是常识,仅仅是常识!

常识是什么?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常识无非就是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只要是个人就应该知道的东西。正是在这样的概念下,我们的科普工作者致力于把“暑天喝绿豆汤可以防暑”、“菠菜不要跟豆腐放在一起炖”当作常识来普及。我们的医学工作者,也谆谆教导我们说“人烫伤之后要马上用凉水冲洗”。这些东西是不是常识呢?当然是。但中国目前缺乏的不是这样的常识。我所指的中国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人缺乏的常识,还要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就是世界公民: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年1月29日,潘恩出生于英国的一个穷裁缝家庭。他幼年失学,做过多种工作,总是处在失业和饥饿的困扰之中。1774年10月,他流亡北美。1776年1月,潘恩用“一个英国人”的名义,出版了他的那本令他受到尊敬的不朽的小册子:《常识》。潘恩在《常识》中写道:

(一)“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牲”。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英国王室并不神圣,因为据英伦三岛征服史记载,英王的“始祖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
(二)“和解与毁灭密切相关”,独立才是唯一的出路。
(三)独立之后,实行共和政体,而不是恢复英国留下的制度。“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

(以上文字引自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第276页)

《常识》出版之后,北美人民争相传诵,3个月内就发行了12万册。1776年7月4日,美国在《独立宣言》声中诞生了,而《独立宣言》中的精彩部份还是《常识》中所强调的共和政体原则。在潘恩的眼里,如果美国独立不是基于共和政体的原则,那么,其独立的意义无以称道。可以说,是《常识》促生了《独立宣言》,也促生了一个新体制的国家。(托马斯.潘恩这一生还写过另一部伟大的作品,那就是《人权论》。)

为什么只是一本薄薄的《常识》就能让北美的命运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当中,最缺乏的就是对这些常识的认识——虽然潘恩所写的那些东西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在人们认识这些常识以前,社会就是另一种样子!

所以,在现今的中国最缺乏的还是这些常识。就象现在我们有很多人都在拼命地为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说话、为这些人奔走呼号、为他们鸣不平。但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一个社会是否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有没有良知的表现。而怎么样去关注弱势群体,不但关涉到一个社会的成熟程度问题,更主要的是,这关注到底能不能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我认为对弱势群体的最大的关注,就是告诉他们一些常识。虽然,我现在所说的常识是无法跟潘恩的《常识》相提并论的,但,如果我们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人能够知道这些常识,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