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私530万株造林苗成柴火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4月12日讯】据新华社消息,前不久,记者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进行调查。一些机关单位和退耕试点乡、村的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在去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由于县领导超量调购劣质“关系苗”,再加上对具体工作督察不力、天气干旱等原因,不但没有完成造林还草计划任务,还致使包括杨树、榆树和沙棘等树种在内的530万株苗木被白白浪费…… 沙棘幼苗炉膛烧
杨树榆树成活少
走进同仁县县城附近的年都乎乡郭麻日村村民万德卡家,一捆捆堆放在院墙边的枯死沙棘苗十分刺眼。万德卡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他从县苗圃拉来了200多万株干枯的黑刺(沙棘)苗,现在堆放的这些大概在20万株上下,其余的都已当干柴烧掉了。他说:“花钱买来的树苗,塞进炉膛里转眼就成了灰,可惜。”
在同仁县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乡之一的扎毛乡麻什当村,村支部书记介绍说,去年种树时村里所用的约2.5万株沙棘苗都是从县上拉来的,但至少有20%以上的苗子运到村里时已是死苗,经挑选后栽种下去的成活率最高也就40%。没法栽种的死苗子,村民们只好当干柴烧了。
粗细长短你甭管
领导的苗子就这样
同仁县是去年青海省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的试点县之一,省、州两级政府下达给这个县的年度任务为两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坡造林种草各1万亩。县里又选择加吾、扎毛两个乡作为全县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乡。经过一年建设,这个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9011.4亩,荒山荒坡造林种草仅1351.9亩,均没能完成计划任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去年同仁县共从省内东部地区调入各类苗木824.3万株,而全县年内总用苗量只有286.51万株,其余537.79万株各类树苗纯属浪费。
青海省林业局负责人称,根据规划和标准,同仁县在去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有400万株树苗就足够了。那么,这个县为啥一下子就调入了820多万株?原来,超标准进来的都是“关系苗”,这些苗木或是通过县里主要领导干部直接干预、四处打招呼“帮助联系”购进的,或是有人通过“特殊关系”辗转调进的,其中大部分是县里少数领导亲自或委派亲朋、部下调运进来的。
除“关系苗”造成造林苗木的严重浪费外,同仁县在去年的荒山种草中还存在浪费草籽的现象。据统计,这个县去年共购进各类草籽1.95万公斤,实际使用1.38万公斤,浪费0.57万公斤。核算表明,同仁县去年浪费掉的苗木和草籽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88万元。
发稿:200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