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严控国际互联网聊天室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4月10日讯】据美国之音报道, 国际互联网上的聊天室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表达自己观点的地方,而在象中国这样一些‘新闻受到政府严密控制’,‘没有任何一个民间组织不受到政府监督’的国家,更是如此。但是聊天室所能提供的自由是非常有限的,对政府的政策所带来的冲击更是微乎其微了。自从4月1号美国侦察机和中国战斗机发生擦撞以来,互联网上充满了对美国的愤慨。但是没有人怀疑中国官方所发表的有关擦撞事件的经过。也没有人抱怨美国侦察机主要侦察的目标:中国对台湾的导弹集结。开办聊天室的公司在中国政府去年公布的严格限制下经营。他们全面负责互联网上所出现的版面,而且要对个人所发表的意见,以及作者的姓名保留60天。以便在警方需要的时候,提供参考。一名外国的电讯谘询人员说,这些开办国际互联网聊天室的公司仔细监督,不断跟踪聊天室上的内容,随时删除那些他们认为“危险”和“无法接受”的内容,例如淫秽的和反政府的言论,特别是那些涉及法轮功、台湾和西藏问题的所谓反面言论。
如果政府认为聊天室里出现了颠覆性的内容,就会立即将其封闭。去年8月,四川的一名教师因为在聊天室写了‘打倒共产党’而被判处两年监禁。他竟然愚蠢到使用了自己的真名真姓。另外一个人没有使用真名真姓,在聊天室贴了一幅亲民主的口号,那个聊天室随后被封闭了。
在发生了擦撞事件之后,一名现年25岁,期望到美国学习法律的姓张北大毕业生说:“我们恨透了美国,你们的霸权主义让我们恶心。你们认为你们是世界警察,但你们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犯罪分子。”全中国都对这位大学生的情绪做出了回应,迎合了“中国是受害者”的愤慨情绪。
两年前,北约组织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就曾引发了中国人的这种反美情绪。经过几天的低调报导,中国国家媒体详细地叙述了中国歼8战机飞行员王伟的失踪以及他的妻子写给美国总统布希那封极富感情的信,这再次激起了中国人的反美激情。几乎每一家媒体都发表了自己的社论。另一位23岁的大学生说:“虽然美国表现得并不怎么友好,但我认为,我仍然有可能到美国去学习。”
不少的中国学生目前都处于这种既愤怒又羡慕的矛盾心情之中。在中国的民族主义教育下,他们对美国的愤怒心情是真实的,但是他们对于美国的开放和个人自由以及就业机会的向往也是真切的。但是有一点是他们一致同意的,这就是,美国必须对4月1号发生的飞机擦撞事件赔礼道歉。因为中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尊严。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这一回并没有象南联盟使馆事件那样,组织学生和群众上街游行,到美国大使馆去抗议示威,而是采取了不批准示威游行的做法。
发稿:2001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