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炒作美中国留学生命案,竭力煽动民族主义仇恨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12月4日讯】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中国留学生杨建青夫妇命案,最近又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民日报》下属的国际时事报纸《环球时报》连篇累牍进行报道。报道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报道由此攻击美国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残忍的杀人事件不断发生,并质疑:既然如此,美国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文明社会”呢?其次,报道竭力煽动民族主义仇恨,毫无理由地指责美国警方“办案不力”、“种族歧视”。这些报道渲染说,美国警方的态度已经激起许多中国留学生的抗议。其实,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表示对警方不满。他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并相信,警方很快将获得破案的线索──如果他们对美国连这点信心都没有,他们又怎么会离开祖国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学习和生活呢?
果然,半个月之后,警方的侦查工作就出现了重要的进展。据美国华文媒体报道,杨建青、陈玉雪夫妇本月3日在寓所遭杀害后,警方曾于案发后4天取得搜索令,前往学校附近的一处民宅搜查,寻找到染有血渍的衣物、写有受害人姓名的文件、受害人的照片,以及前往中国大陆的机票证据。警方说,目前获得的证据显示:凶手是中国人。警方还从住宅中找到许多与案件有关的证物,包括血液样本,以及一把牙刷及一把梳子,作DNA比对之用。亚大中国学生联谊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嫌犯很可能是熟人,因为案发现场的门窗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在亚利桑纳大学修读化学博士学位的杨建青与妻子陈玉云是在3日上午,被他们6岁的女儿小雪发现陈尸家中、而打电话报警的。警方判断,案发时小雪虽然在家,但在熟睡中,所以没有见到嫌犯,也不清楚案发情形。杨氏夫妇在福建的家人正赶办签证赴美办理后事。
又是同胞之间的杀戮!
这一消息公布之后,《环球时报》如同被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一样,立刻停止了鼓噪。当然,国内的人就无从知道这后面的故事了,只要知道美国是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就够了。我猜想,这一血案可能与当年北大学生卢刚杀人案件有相似之处。它显示的是我们民族自身的“劣根性”,而不是美国社会的“弊病”。发生在客居异乡的同胞之间的残酷杀戮,让每一个有良知的和真正“爱国”的中国人都深感羞辱。
我感叹于国内被官方牢牢控制的媒体的可怜与可耻──他们本来想抓住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大做文章。没有想到最后却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们为什么没有胆量报道国内层出不穷的凶杀、抢劫和腐败事件呢?大名鼎鼎的《南方周末》,就因为深入报道轰动一时的张君抢劫银行案件,并揭示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遭到中宣部的严厉整肃,差一点就被迫关门大吉。
我更悲哀于身处中国的民众,他们没有知道实情的权力,却永远“忠实”地相信他们是正义的一方。
发稿:2001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