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深思明鑒

清代名醫陳俠治病逸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顏雯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行似乎已成奢談。在腐敗橫行的當下中國,連醫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場所。不收紅包、不求名利,甚至還傾囊相助的醫生,或許只能在史書中看到。

記得名醫典範孫思邈曾對真正的醫者做出了這樣的界定: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很多人尚且不知,這段話的確切涵義到底是什麼?在古代醫者的身上又是如何體現的?遠的不說,僅在清代的醫籍中信手拈來,就會看到如下這位名醫流芳至今的逸事。

陳俠,字醉石,是浙江瑞安縣人。他自幼多病,年少時就萌發了學醫的念頭。因天賦極高,他跟隨樂清的名醫陳虬學醫後,盡得其真傳,醫術也日益見長。他住鄉下時,不怎麼與人打交道。盡管頗有學問,也精通醫理,卻不願在人前賣弄、宣揚。他一般不主動給人治病,但遇到盛情難卻的,也不擺醫生的架子,總是很快就趕到病家。

在自己診治的病人中,他最關心的有兩類:一是家中貧寒的,每遇到這樣的,他都會用自己的錢給人買藥;二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看病的,他會把人留在家裏,做豐盛的飯菜款待人家。有人覺得作為醫生,他沒必要做這些多余的事,可他卻說:“貧窮與饑餓都能傷人,我不能加重他們的病情啊!”

鄰居有個人家裏很窮,不巧又得了瘧疾,只有陳俠不收藥資,免費給他治療。這人尚未痊愈時,甌海道的道尹也派人來請。陳俠並未多想,就直接告訴來者,他有病人要照顧,沒辦法離開。後來,當人得知陳俠所說的病人就是那個連藥費都付不起的鄰居時,都對他肅然起敬、心生佩服。

陳俠的方子總是能藥到病除,經他看過的人沒怎麼吃藥,病就好了。那些得了疑難雜癥的,其他醫生都不敢輕易開方、用藥,而陳俠卻能很快地開出妙手回春的方子。在病人服藥期間,陳俠也不時去探望,以便隨時了解病人用藥後的反應。

看著他不辭辛勞,將病人當作自家人來關心、照顧,在病家侍疾的人都感到不解。他們對陳俠說:“我們知道您宅心仁厚,但您大可不必這麼辛苦自己。”聽了這話,陳俠笑著回答:“以前扁鵲給人治病時就曾說過,人之所以能被救活,是因為這個人註定能活下來。若病人自己能活下來,卻因為我的大意而丟了性命,那我的罪過可就大了!”

光緒二十八年,浙江一帶瘟疫蔓延,陳俠所在的瑞安也不能幸免。當時,其恩師陳虬創辦的利濟醫學堂正在為染疫者提供免費治療。陳俠得知後,便立刻前去坐診、幫忙,為此他救活了很多人。

陳俠一生都過著勤儉、克己的生活,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麻衣。當了幾10年醫生,卻從未接受過病人的絲毫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