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成語故事:兩袖清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兩袖清風”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為官清廉,除了兩袖清風外一無所有。它源於明代都穆的《都公譚纂》。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他二十四歲中進士,不久就擔任監察禦史。明宣宗很賞識他的才能,破格提升他為河南、山西巡撫。盡管身居高官,他過的生活非常儉樸,吃住都十分簡單。

明宣宗去世以後,九歲的太子繼位,史稱明英宗。因皇帝年幼,宦官王振專權。他勾結內外官僚作威作福,大臣都叫他為“翁父”。於謙看不慣他專擅朝政,從不逢迎他。為此,王振對於謙非常忌恨。

當時外省官員進京朝見皇帝或辦事,都要賄賂朝中權貴,否則寸步難行。於謙在擔任巡撫從外地回京時,他的幕僚建議他買些蘑菇、絹帕、線香之類的土特產孝敬權貴。於謙不這樣做,他甩了甩兩只寬大的袖管,說:“我就帶兩袖清風!”

回到家裏,於謙就寫了一首題為《入京》七絕詩。他在詩中寫道: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轉載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