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富而無道莫若貧而有德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春秋時代,韓起是晉國的正卿,叔向是晉國的大夫。有一天,韓起對叔向抱怨說:"我空有正卿之名,卻沒有正卿的收入,窮得恐怕連和別的卿大夫應酬往來的費用都沒有。"他本以為會博得叔向的同情,想不到叔向卻對他拱手相賀。

韓起不解其意地說:"我如此窘迫,你不但不予同情,反而恭賀我,這是為什麼?"

叔向沒有直接回答韓起的問題,而是講了兩個晉國歷史人物欒書和郝至的故事:欒書貧而有德;郝至富而無道。

其中欒書曾是晉國的上卿,按規定應享受500頃田的俸祿,可他連100頃田都沒有,窮得置不起宗廟中的祭器。但他並不以此為懷,反而更加註意自己的品德修養。後來他以德行廣布全國,贏得了全國百姓的普遍尊敬和愛戴。

郝至則相反,他曾是晉國的正卿,家中的財富達到了國家總財富的一半,但是他驕奢淫逸,貪得無厭,永遠覺得自己的財富不夠多,權勢不夠大,甚至依仗自己的財富地位胡作非為,魚肉百姓。結果,不但自己最後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他的宗族也被滿門抄斬。

叔向講完故事,接著對韓起說:"如今,您像欒書那樣貧窮,我想您也一定能行欒書之德,所以我恭賀您。如果您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關心,而總為自己的財富不多而憂慮,那麼,我嘆惋都還猶恐不及,哪還有什麼心思恭賀您呀!"

韓起恍然大悟,深受啟發,明白了德行比財富更重要,自己不該為貧窮憂慮,而應該像欒書那樣的貧窮的時候樹立美好的德行,這才是長久之計。他給叔向跪下叩頭,感激地說:"我只考慮自己的財富多少,這是亡身滅族之道。您的一席話救了我,不單我自己感謝您,就是我的祖先和後代子孫也要感謝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