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況論“鬥”的危害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陸文【明心網】荀況(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他在一篇文章中,論述了不忍而好鬥的危害。他說:
“那種喜歡爭鬥的人,是忘記了他的自身,忘記了他的父母雙親,忘記了他的國家君主。
好鬥,為了逞一時的氣忿,會造成終身的禍患。但他還是要這樣做,這就是忘記了他自身;好鬥,會使家庭離散,親屬被殺害。但他還是要這樣做,這就是忘記了他的父母雙親;好鬥,是君主表示憎恨的事,是國家刑律極力禁止的行為。但他還是要去觸犯它,這就是忘記了他的國家、君主。
那些禽獸,還知道親近父母,不忘記它們的血親。做人卻在下、忘記了自身;對內、忘記了他的父母雙親;對上、 忘記了他的國家、君主。這種人真是禽獸不如了!
大凡好爭鬥的人,都是自以為正確,而認為別人不對。如果自己真的正確,別人真的不對,那麼自己就是君子,而對方就是小人。試想:作為一個君子,卻與小人互相殘害,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用珍貴的狐腋白皮來補綴狗皮、羊皮;用炭灰來塗抹自己的身體。這樣做,難道不是很大的過錯嗎?
能說這是聰明的行為嗎?絕對不能!其實,世上沒有比這種人更為愚蠢的了。能說這是有利之舉嗎?絕對不能!其實,那害處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能說這是榮耀嗎?絕對不能!其實,那恥辱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
人們之間,之所以發生爭鬥,是為什麼呢?把他們比作狂亂昏庸的病人嗎?那又不行。因為,從面貌看,大家都是一樣的人,好惡又大多相同。所以,從根本原因上講,人們的爭鬥,那是愚蠢迷惑,而失去了正道的結果。《詩經》上說:‘狂呼亂叫,把白天當作黑夜。’說的就是這種好鬥的行為啊!”
(本文譯自《荀子.榮辱篇》)
發稿:2008年8月20日
更新:2008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