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濟人危難 善之所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智真

【明心網】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見義而為的善舉,是人應盡的一種社會責任。自古以來仁政愛民的人受到人們的推崇,輕蔑天民的人遭到人們的唾棄。

例如明朝的王恕任揚州知府時,各處發生水災,他急忙親赴災區賑災,並詳細列出各地災情上報請求救援。因救人心切,不等待上級批準,就發放粟米賑濟饑荒,又普遍施行貸款,賑救災區居民,由此救活二百余萬人口。他此後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又為朝廷引薦了很多賢臣,享年九十三歲善終,其五個兒子、十三個孫子,個個賢德而貴顯。人們都說王恕以仁人的胸懷,冒著不待報準的性命危險,救活二百余萬人命,一生富貴康寧壽考,子孫昌盛顯達,足證其平生善德廣大所致。

唐朝大歷二年時,秋天的霜害嚴重的損害了農作物。唐代宗關心災情,就下令各州縣向朝廷回報農作物受損災情。而陜西渭南縣令劉澡,卻向朝廷回報說:“本縣農作物沒有受到任何損害!”因為各地都傳來災情,而渭南縣卻報稱沒有受災,皇上十分懷疑,就派人前往查看,結果渭南縣的農作物,受損面積達三千多頃。皇上聽到了調查報告生氣的說:“縣令乃是百姓的父母官,就算所轄縣內沒有遭到天災的損害,也還要反映百姓的疾苦,縣令劉澡竟然是如此的不仁!”於是將劉澡定罪,流放到很遠的地方。

宋朝的鄭清臣,為人刻薄寡恩。他當槐裏縣的縣令時,虐待縣民。為保權位,對當地遇到的災情不僅不上報,還對說實話的人進行威脅。等到他任滿離開的時候,槐裏縣的百姓把道路都擠滿遮斷了,向鄭清臣吐口水咒罵他。鄭清臣於是以轄內屬民侮辱長官的罪名奏報朝廷,宋真宗就說:“為政最重要的是在得民心,民心對你的施政,既然是如此的唾棄反彈,那麼你在槐裏縣的施政和所作所為,不用問也就可以知道了!你不知己罪,反而敢向朝廷抱怨百姓對你怨聲載道,真是太膽大妄為了啊!”鄭清臣因此被朝廷定罪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