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磨 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磨難有如一種鍛煉,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體能,一方面卻又強身健骨。

對待磨難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主動迎接,一種是被動承受。古時的斯馬達青年,迫於風俗壓力,每年都要在神壇上承受笞刑,以增強忍受磨難的耐力,這同時具有主動和被動的兩種因素。

主動迎接磨難的人,在忍受磨難的痛苦時,內心多是坦然的,磨難使他好象刀劍磨出鋒芒;被動承受磨難的人,在為磨難所煎熬時,內心多充滿惶惑,磨難使他們仿佛卵石愈見圓滑。如果人真正明白自己承受的磨難是自己生生世世的業力所致(佛家理論),那麼還有什麼磨難不敢面對的呢?

過多的磨難,對於一個英雄來說,或許是件幸事,誠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卻無論如何是一種不幸,中國的近代史已使這一點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難興邦。這只是一種狹義上的真理,而不是廣義上的真理。英國作家希爾頓在他的小說《失去地平線》中,虛構了一個地名--香格裏拉。後人多把香格裏拉喻為世外桃源。

遺憾的是,人們命運中的香格裏拉總是虛幻,而生命中的坦塔羅斯式的磨難卻是百分之百的真實。

就人生而言,總是從平坦中獲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個非常平凡的人,則是磨難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則不妨多經歷些磨難。就如佛家的理論:修道人要經受一些磨難才能悟道!唐僧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個磨難,才修成正果。可想磨難對一個生命來說是如此的重要!

人的容顏往往和磨難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難成正比。

磨難能使人優秀。如果既想成為優秀,又想遠避磨難,這樣的事情幾乎是極少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