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出生入死輪回轉 放下生死去執著

————從中華成語中感悟生死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攝影:姜昱有)

◎雪塵

【明心網】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記錄,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的文化源遠流長。最近偶發奇思,想查一下中文裏含有“生死”二字的成語有多少,結果發現還真不少,尤其是一些成語頗含哲理,從中可以感悟古人對生死的看法,我簡單的總結了八條,寫出來與諸君共用:

1. 醉生夢死誰能悟
2. 生關死劫誰能躲
3. 出生入死人之途
4. 生老病死人之苦
5. 貪生怕死人之惡
6. 長生不死人之求
7. 生寄死歸人醒悟
8. 不生不死人修佛


一.醉生夢死誰能悟

“醉生夢死”這一成語,比喻世人像喝醉酒和做夢一樣,稀裏糊塗的過日子。宋.魏了翁〈水調歌頭.張太博方送別壁津樓〉詞:“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夢死,轉首總成埃。”清.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卷一:“你不見現在那些巴結官場的、崇拜黃金的、在溫柔鄉裏醉生夢死的人嗎?”確實,醉生夢死的人不知道人活著為什麼,只有當人“酒醒夢醒”的時候,才能悟出人生的真義。千禧年二月我和家人遊賭城拉斯維加斯,突發奇思,我想:今晚在這個賭城成千上萬的遊客中,究竟有幾人是清醒的?!於是寫下了《遊賭城有感》一首:

沙漠綠洲,人間奇跡;億金堆成,燈紅酒綠。
窮奢極欲,紙醉金迷;聲色娛樂,登峰造極。
名為享福,實則造孽;興賭興毒,隨心所欲。
愚者世人,醉生夢死;悲哉世人,夢醒何時?


二.生關死劫誰能躲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許許多多的關口和劫難:出生、升學、就業、結婚、生育、生病……一直到死亡。《紅樓夢》第五回中寫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所以難怪有人認為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就寫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的。”


三.出生入死人之途

“出生入死”這個成語現在往往被用來指冒著生命危險去幹某種事情,其實該成語的本來意思是指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也可以說:人一生下來,就走在通向死亡的旅途上。《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韓非子.解老》上寫道:“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人就這樣生死生死一世一世的過。


四.生老病死人之苦

出生、衰老、疾病、死亡,佛教認為是人生必經的四“苦”。《敦煌變文集.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集財千萬總成空。”《百喻經.治禿喻》:“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死之處。”釋迦牟尼當初做太子時之所以要悟道修佛,正是由於看到了人生老病死的痛苦,想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的途徑,跳出人世間生老病死的煩惱。


五.貪生怕死人之惡

貪戀生存,害怕死亡,這是人之常情。《漢書.司馬遷傳》上寫到:“夫人情莫不貪生怕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然而,人們又厭惡貪生怕死,認為有這種思想是不好的,用作貶詞。《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回:“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其事。”《說嶽全傳》第三十八回:“我牛臯豈是貪生怕死之輩。”古人甚至認為“貪生怕死”是最不好的凡人之心。《楊家將》第四十八回:“怕死貪生,為凡心之最。人所以難學道,有凡心故耳。”所以,真想學道的人,就得去掉貪生怕死這顆心,只有放下對生死的執著才能修成佛道神。


六.長生不死人之求

長生不死、長生久視,是指人生命長存,永不死亡,永不衰老。首先,這是常人的一種願望,一種希求。《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五回:“朕建高臺峻閣,欲與神仙往來,以求長生不老之方。”《呂氏春秋.重己》:“世之人主貴人,無賢不肖,莫不欲長生久視。”其次,這是道家性命雙修的詞語。晉.葛洪《抱樸子.辨問》中說:“長生不死,以此責聖人,何其多乎?”又在《抱樸子.對俗》中說:“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七.生寄死歸人醒悟

《淮南子.精神訓》:“生,寄也;死,歸也。何足以滑和。”是說人活著好比寄居在世上,人死了猶如返回老家。勸人要把生死看透,不要因此而忐忑不安,表現為對人生的達觀態度。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續編》:“吾遊遍靈境,頗有所遇,已知生寄死歸,亦思乘化而遊,當更無掛礙耳。”至於對修煉的人來說,則更應領悟到人間是客棧,是用來小住的,不要執著於世上的得失,人生的目地是返本歸真。


八.不生不死人修佛

“不生不死”是指人超脫生死輪回的境界。佛教中講,眾生在三界內生死輪回,生生世世,回圈不已。明.無名氏《李雲卿》四折:“今日到來日修,每日去頻發願,過今年捱到來年,耽擱了修行仙道遠,則這生死輪回怎遣!”唯有修成佛才能達到不生不死的境界。《入楞伽經》第八卷:“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恒清涼不變。”《西遊記》第十九回:“舍利子,是諸佛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通過學習佛法就能感悟到:

生無所求樂悠悠,死無牽掛的解脫;
朝聞道兮夕可死,放下生死去執著;
人死蛻去一層殼,元神修成返天國;
不生不滅身常在,各個空間任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