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找回“過年”的感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友友

【明心網】這幾年來,聽到了許多親朋好友在抱怨說越來越沒有所謂“過年”的感覺。確實,自己投入職場工作的這10年來,也常常感覺到“過年”似乎就是一個長假,可以好好利用來出國散散心,或到風景名勝走走。至於除夕的年夜飯,也在整個大環境炒作所謂“五星級”年夜飯的訴求下,漸漸成了只是“吃一頓大餐”的代名詞。

今天,老婆傳給我一個email,讓我突然恍然大悟。因為今年是我們婚後的第一個新年,老婆要跟我一起回南部老家過年,而她跟大部份的年輕人不太一樣,是個對傳統文化與習俗非常註重的人,所以今天她就傳來一份“清單”,希望我先寄給南部老家的爸爸媽媽準備一下。

打開一看後發現,這份清單,不是要買年貨、吃大魚大肉的清單,而是一份除夕與年初一要“拜拜”的清單。除了詳細的說明了一些該註意的事情與該準備的用品外,清單開頭的那一段話,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它寫道“除夕是農歷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全家人團圓的重要日子,包括平時照顧我們的神明以及祖先,我們都得邀請他們一起來辭歲,歡度這一年的最後一天。”

是啊,這不就是中國傳統過年的真正意義嗎?傳統的中國文化原本就是敬天敬神的文化,不論是豐收還是欠收,每一年能平安度過之後,大家總是會在這歲末年終來感謝天地神靈的庇護,並且祈求來年能繼續獲得生活上的平安與保佑。也就是這樣的感恩心態,讓大家在團圓的時候,不論年夜飯是否高檔,心中都會有很溫暖的幸福感。

但是,在越來越追求現實利益的工商社會中,逐利的商人為刺激大家的外在消費,就一味的往物質享受的層面去訴求,於是傳統的年節意義不再,過年對大多數人來說,只剩下出國玩耍與到大飯店吃飯。至於拜拜嗎?那是老人家的事了。

可是,就是這樣越來越重視物質層面的享受,反而讓大家失去了最傳統的根,最傳統的敬天敬神的根,而造成社會整體在道德層面上逐漸的下滑。

今年開始,我們家要過一個很傳統的年,我相信,雖然看起來只是很單純的“拜拜”,但是,它將讓我們每個家人的心都重新拾回傳統的記憶與感動。有心的話,你也可以這樣來“過年”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