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故鄉的雲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紀廣洋          

【明心網】說來也許別人不信,我許多年沒有看到、更談不上觀賞天上的雲彩了。是一首老歌撥動了我情感的舊弦,讓我忽然想起天上的雲、惦念起故鄉的雲來。

我荒蕪已久的心原上,唯有那株思鄉樹郁郁蔥蔥,故鄉的雲就是它一年四季的繁花。那是怎樣的故鄉,那是怎樣的雲喲__在微山湖西畔、青龍山東側的湖山之間,在那片依山傍水的土地上,有一個三條小河環繞過、一潭碧水村中留的村莊,那就是我的家鄉、生我養我的地方。從記事時起,我似乎就與雲和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家門前就是一潭經年風平浪靜的池水,每逢春夏秋三季,童年的我常常坐在池水邊,看天上的雲怎樣在水底飄移,翠柳紅荷(以及它們的倒影)與水底的雲影相映成趣、妙不可言。在我那時的心目中,天上的雲高不可攀,水底的雲卻近在眼前。我曾攀著池水邊的歪脖柳,伸手欲撈起水底的雲......後來讀到猴子撈月的故事時,回想起童年的往事,就忍俊不禁。

我從小對雲就有一種好奇感和神秘意識,村中的池塘邊有一座古老的廟宇,廟宇的房脊、檐飾及瓦當上,全是雲和龍的圖案。室內的壁畫,無論人物和龍鳳全以雲朵為背景。就連廟前的青石碑上也雕刻著各式各樣的雲紋雲飾。還有就是,我村的女孩子們,有一半以上都起名為這雲那雲、雲這雲那的。如此看來,在大人們的心目中,雲的影響也不小、雲的分量也不輕。

再後來,我常到洙水河邊放羊,這條古老的天然河流以她清澈碧綠的神采把天上的雲霞借題演繹得更加玄妙迷人。河灘的青草,因為白雲的映襯,才顯得那麼郁綠;天際的客雲,因為小河的挽留,才變得生動靈性;身邊的羊群,因為遊雲的影像才倍感親切迷人。有時,我也登上高高的石橋,往西看,小河兩岸的青山在淡雲的繚繞下,山色靄靄、出神入化;往東望,煙波浩渺的微山湖上空,飄飄緲緲的不知是雲影還是葦絮。

多想再回到那山明水秀的童年的故鄉,回到那綠意盎然的童年的洙水河邊。率領我散漫悠閑的羊群,鞭聲一串、歌聲一串、笑聲一串地逸出村莊,騰雲駕霧於童年的神話裏。遙想當年,那是怎樣一種眼明心凈、天地人和的情景啊__趕著羊群,在河岸上一走,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以一種無與倫比、無以言說的和諧之美,讓人盡收眼底、心蕩神馳;守著羊群,在河灘上一躺,看南來北往的雲絮雲朵飄來飄去、時急時緩、形態各異,像仙女出宮,像駿馬奔騰,像羊群聚散......千姿百態、幻化無窮的雲喲,戚近童年的故鄉,飄過童年的小河,也帶走我童年的暢想......

可是,也許因為太向往雲了,我終於化作飄忽的雲朵,被大風吹到遙遠的異地。高樓林立的都市深處、市井深處,我早已淪落成一只孤鳴的青蛙。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成了我不可企及的夢想和奢望。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有個聲音在把我呼喚。”費翔那深情悠揚的歌聲又在我耳畔回蕩。

(《自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