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畫品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我們對畫畫的認識和熱情,最初是建立在對自己的那只手的信心上的,因為我們知道,不管怎麼說,畫畫是一門手藝。於是不論是先生教畫畫還是學生學畫畫,一開始都是把訓練手頭的技巧看作很重要的東西,即便是在現代的院校裏,我們也把美術專業稱為“術科”,並安排了大量的時間來做技巧練習。以國畫來說,這些練習涉及執筆和運筆的提按頓挫動作、墨色的濃淡幹濕變化到工具材料的了解和應用以及臨摹與寫生中對形象和筆墨愈來愈精確的模仿與展現。由此我們獲得了一種技術上熟練。這種熟練使我們具備了基本的造形能力和畫畫的信心,盡管它僅僅建立在用手的基礎上。
這樣用手畫出來的畫,古人把它稱之為“能品”。有人把它鎖定為目標,下苦功幾十年。技巧熟練的作品表面上完整漂亮,但往往缺乏深度。
於是我們開始用一種做學問的態度回望歷史,環顧現狀,關註形式。從形體結構、筆墨結構以及構圖、色彩。肌理到它們之間的節奏關系等一系列繪圖的形式因素,通過腦的思考來尋求繪畫的完美。這種努力的目的使作品獲得某些學術上的意義,提升作品存在的價值。
用手加上腦畫出來的畫,體現了精湛的技巧和聰穎的智慧,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用古人的話可以把它稱之為“妙品”。
但事實上在古今中外許多大師的作品之中,我們看到的還有許多手藝和學問之外的東西——那就是心靈的境界——那些作品超越了技巧和智慧體現出一種精神,讓我們獲得了真正讓我們感動和給予我們啟迪的東西。這種超越了技巧和智慧體現出的精神,都是一種精神狀態的真切體現。而我們由此可知他們的內心必有一段不同流俗的空間,必有一所不同常人的世界。
這種精神,生於天,養於地,成於心。有了這種精神,畫畫才能超越技術超越學術而真正地成為藝術。真正的藝術是心靈的,它不張揚技術、不炫耀智慧,它呈現的是我們的內心世界。因此,畫畫除了用手用腦,用心也是很重要的。讀書識理,“加以致知致物之動,悟道參天之力”,逐漸實現心靈世界的充實與脫俗,是養氣的基礎,也是用心畫畫的前提。
用心畫畫,要有一個對自然對生活感悟之心。這種感悟之心建立在我們在親近、關懷自然與生活的過程中對大千世界至善至真至美的體驗和接納之上,它可以使我們的心靈世界更為親近和關懷自然與生活的大千世界。
用心畫畫,還要有一個對生命與個性的珍愛之心。這種珍愛之心建立在我們在藝術與人生的旅途中和有緣有情的一切真誠相重和歡喜相待之上,它可以使我們的心靈世界更加貼近和包容廣大的大千世界。
用心畫畫,還要有一個清靜之心和平常之心。清靜之心可以讓我們在畫畫的時候去除急欲與紛擾,身心處於寧靜清安的狀態一心一意地樂享筆動墨流之趣;平常之心則可以讓我們尊重理性的同時也尊重感覺,面對功利而不執著於功利,以一種輕松平靜的心情自由自在地畫畫的過程之中流露心跡。
用手用腦再加上用心畫出來的畫,大概就 是古人所說的“神品”了。
古人認為“神品”已經是一個很高的境界。而最高境界的畫是在實現了對生命的澄澈觀照之後大徹大悟的境界。客觀地說,不是平常人所能輕易達到的。
發稿:2005年1月31日
更新:2005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