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清言【明心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詞源於《詩·小雅·鶴鳴》。表面的意思是說,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作為礪石,用來琢磨玉器。後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見能夠幫助自己改正錯誤缺點或提供借鑒。
邵雍是北宋鴻儒,一代易學大師。他認為在修身處世方面同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把遇到的侵犯欺淩比作礪石,把品行高尚的人比作美玉。因為要成就美玉必然需要經過礪石的琢磨才行,以此看來,所謂的侵犯欺淩就成為了使自己磨煉成為“美玉”的好事。
邵雍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釋道(譯文):玉,是溫潤的物品,如果用兩塊玉石來互相琢磨,肯定磨不成美玉。必須得用粗糙的礪石,這樣才能磨出美玉。
發稿:200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