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可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中國有一句古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在中國我很意外,周圍的許多人對普通工人、農民、服務員、清潔工等,很不不尊重甚至鄙視,而習慣以職業、職位、收入、官階來品評一個人的高低貴賤。一位走街串巷去酒吧、幼兒園、小學校講故事、說書的“老外”,一次晚餐時與一位熟識的中國女士聊天。這位女士好心地替他出謀劃策說:“反正你在這裏也沒正經工作,不如去中國教英語,還能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和一份穩定的收入。”那說書人很驚訝地認真糾正該女士:“太太,我是自由職業者,我的專業就是走街串巷為老百姓說書。您怎麼能說這不是一項正經職業呢?我不去中國,我不願背井離鄉。”
那位女士餐後大發感慨:“看他一個窮說書的,吃了上頓不知下頓在哪兒,朝不保夕,幫他找條出路還不領情。看來我們中國人是好樣的,來到西方,赤手空拳地打拼出一份體面職業,中產薪水和小洋樓……”周圍“老外”個個睜大眼睛瞪著她瞧稀奇。因為本來大家都挺可憐這位女士的,她的丈夫和10歲的女兒都留在中國,她獨自漂泊異鄉打拼,已4年沒見過女兒了。想不到她還在可憐別人!
西方人不能想象夫妻長久分居,家庭不能團聚對他們來說是人生極大的痛苦。喪失天倫之樂的痛苦,是洋樓、白領、高薪所不能彌補的人生缺憾。為出人頭地付出如此代價,是否太殘酷?人生難道就只有這種淺薄的成功標準嗎?難道不願背井離鄉、不向往洋樓、白領階層,僅滿足安貧樂道的淡泊人生就是失敗者?為何要那麼勢利地以財富、洋樓、學位、白領來論英雄?為何平凡地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就不被認為是好樣的?這裏的人生觀是否有問題?
發稿:200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