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歷史故事:風雪困西征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一天,康熙皇帝接到西域緊急奏章,言說斡羅斯部噶爾丹勾結沙俄進攻布魯特。可把康熙聖祖氣壞了,這個民族敗類,三番五次勾結沙俄,掠擄各部,豈能容得!康熙帝率兵親征。征西大將軍圖海隨駕西行。

這天大軍來至西部山區,忽然狂風驟起,大雪紛飛,平地三丈雪!這一萬多軍馬被暴雪困在大山裏,糧草未到,進退兩難,康熙帝兩眼望著四周寒光刺目的山,心裏就象火燒了一樣。就在這時,太監稟奏,征西大將軍圖海前來見駕。康熙帝忙傳他進帳。

圖海一進禦帳,康熙帝便說:“你來得正好,聯正為這場暴雪煩悶,想必大將軍有解此危急之策?”

圖海說:“察皇上,如今暴雪阻塞,糧草軍餉接濟不上,進退無路。吾思之良久,只有從當地百姓中強征糧草,以解此危,別無他策。”

康熙帝一聽,心中不悅,思忖半天,說:“大將軍此策不妥!君以民為本。這些年烽火不斷,叛賊搶掠,國家賦稅有增無減,百姓的生活夠苦了,如過往官軍再行增斂,黎民何能安生?”

圖海說:“皇上,考慮民生故然是對,可也得考慮所帶之軍兵,不能眼睜睜瞧他們餓死。別說餓死,一天吃不飽飯,誰還肯奮勇出力征戰呀?望萬歲深思之。”

康熙帝聽圖海說得很硬,也很為難。忽然,心裏豁然一亮,斬釘截鐵地說:“寧肯勒緊腰帶餓幾天,也不能強征民糧。傳我詔令,誰敢掠擄百姓,定斬不饒!”說到這兒,康熙帝略一停頓,接著說,“為解決目前之危,傳我旨意,兵分兩部,一部晝夜不停破雪,開出糧道,另一部進山獵禽獸充饑。”

詔令一下,各軍營立即照詔令行事。康熙帝對侍衛說:“咱們也不能例外,走,隨朕進山打獵尋食去呀!”說完便率領幾百名禁衛軍進山去了。

當地居民百姓見天降暴雪,道路堵塞,聽說皇上率領的大軍糧草接濟不上,可嚇壞了,官兵沒吃,非到老百姓家搶掠不可。家家關門閉戶,藏糧食匿東西。過了一天,沒見啥動靜,第二天,有些好信兒的人,悄悄出來察看,見許多官兵揮鍬破雪開路,還有些官兵進山裏打獵,高興地大喊:“快來看哪,大軍破雪開路,進山打獵,不搶百姓啊!”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們紛紛出來觀看,又聽說康熙帝也進山去打獵,都跪在雪地裏磕頭,認為這是老天保佑,才有康熙這樣仁德皇帝,在危難時也不掠擄百姓。

再說康熙帝率領禁衛軍進山打獵,跳下馬在七八尺深大雪裏滾爬,一個個成了雪人。好不容易才踩踏出進山之路,鉆進深山密林。因為大雪,兔子、麅子、小野豬不少凍死在雪堆裏。侍衛們邊走邊揀,不一會兒就揀了不少。

康熙帝帶著侍衛,滿載而歸,回到營地。忽見大帳後幾十頭牛,二百多只羊“咩咩”直叫,康熙帝大怒,猛地抽出腰刀,喝問:“何人膽敢搶掠百姓?”話聲剛落,一個身穿雪白羊皮袍,頭戴火紅狐皮帽的老牧民。跑到跟前,跪在地下磕頭道:“皇上息怒,這是小民送給皇上慰勞官兵的!”

康熙帝一聽,不覺雙手將他扶起,慈祥地問道:“你將這些牛羊送給大軍,家裏老少如何過活?”

老牧民手指遠處說道:“皇上,你看哪,這冰山下的大草原,地廣土沃,水肥草美,這是聚寶盆呀!只要皇上早日剿滅叛賊噶爾丹,我們牧民何愁不牛羊成群,豐衣足食。”康熙帝又問:“那你圖啥要給大軍送牛羊?”

牧民說;“皇上禦駕西征,遇此天災,而不掠於民,皇上的心真象金子一樣沈,象金子一樣亮,難道小民的心不是肉長的?”

康熙帝聽了,請他進了禦帳,問他尊姓大名,老牧民說:“小民名叫仆列實,原居東布魯特,因不忍受準噶爾欺壓、擄掠,遷到此地。我們就是希望仰仗著皇上的天威洪福,早日蕩平噶爾丹,以後沒人敢勾結‘老毛子’來擄掠百姓,我們就是把牛羊全獻出來,也甘心情願啊!”

說話間,外面一陣喧鬧,原來遠近的牧民紛紛送來糧草,牛羊和各種山珍野味。軍糧解決啦!士氣大振。

圖海見此情景,慌忙進禦帳叩拜康熙皇帝,請罪說:“皇上,以仁德施之於民,深得民心。民捐物無怨,心感聖德。臣受誨,甚愧之,自負請罪。”

康熙微微一笑,令圖海坐下,說:“今牧民之舉,使朕想起一段典故來:“漢武帝西征匈奴時,國力貧弱,糧餉匱缺,漢武帝便下了一道詔令:凡能向朝廷獻財者,良民封官,罪人赦免。詔令發出後,河南有個富戶,名叫蔔式,以牧羊為業,勤儉經營,家有三千多只羊,還有田地房屋多處。他聽到詔令後,立即向朝廷貢獻一半家產作軍餉。漢武帝聽說後,馬上派使者去見蔔式。

使者問蔔式道:“你這樣做,是想做官嗎?”

蔔式搖搖頭說:“我從小牧羊,連想都沒想過當官。”

使者又問:“是你家裏遭到冤屈,要求申訴麼?”

蔔式又搖搖頭說“無人欺淩我家,沒有冤屈要申訴。”

使者又說:“你為國獻財,皇上贊嘆汝之忠心,欲賜汝金銀。”

蔔式搖頭說:“帝輕我耶,為金銀財寶豈能獻焉?”

使者們懷疑地探問:“你到底圖什麼呢?”

蔔式說:“朝廷要平匈奴之亂,順應民心,民應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擰成一股勁,才能速靖邊患,國泰民安。” 蔔式獻出家產後,仍回家務農牧羊。今日仆列實之舉,豈非蔔式再現乎!漢武帝當時只一蔔式耶,而朕今所遇幾百蔔式耶。”

圖海接過說:“此乃皇上以仁德澤於民所致也。”

康熙帝揮筆寫下:“蔔式繁世,流傳千古”八個大字,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