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歷史故事:劉蔭樞智廢門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清代有個叫劉蔭樞的朝廷命官,祖籍陜西韓城,性情耿直,為官清廉。他剛到贛南道做道臺的時候,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當地鎮將私立稅收制,凡進城的人,都要交納門稅,否則不許進城。百姓對此十分不滿,但敢怒不敢言。劉蔭樞知道這事情後,心中很是不安。他想,老百姓生活本來就很貧窮,進城門還得“納稅”,真是聞所未聞。如果任其這樣下去,老百姓必然會被逼造反。但斷然廢除此稅,又恐怕守城將領不服。劉蔭樞初來乍到,要秉公行事會多有不便,因此他尋思著如何才能既不觸怒守城將領,而又保護百姓利益的辦法。忽然,他眼前一亮,計上心來。

一天中午時分,驕陽似火,遠處走來兩個人,一前一後直奔城門。到了城門口,守門軍士見一個挑著擔小麥,一個扛著幾匹布,像是采買回來的商人,便按照慣例要二人納門稅。這兩人一聽要納門稅,忙上前說道:“請您行個方便,我們除了這些東西,身上分文沒有呀。”守門軍士好像沒聽見,依然堅持。兩人見守門軍士如此固執,只好無可奈何地將采買來的東西留下作抵押,等取了錢再將東西贖回。守門軍士一看他們確實無錢,也就同意將東西扣下,放他們進城取錢。

這時候,劉蔭樞正在自己的官衙裏請當地鎮將和守令喝酒。酒過三巡,大家談興正濃。突然有兩個人闖了進來,“撲通”一聲,齊齊跪在席前地上,口呼:“請大人做主,請大人做主!”眾人大吃一驚。劉蔭樞先向鎮將和守令說道:“兩位大人,此二人是在下的差役。”劉蔭樞又轉向差役問道:“差你們去城外購和為何如此狼狽而回,有何大不了的事,如此驚慌,快快稟來!”這兩個差役不是別人,正是城門口那兩個擔麥扛布的人。二人一聽道臺大人問話,急忙將奉差買物、進城門無錢交納門稅、守門軍士不通情理、後來以物做抵押回來取錢之事細細說了一遍。劉蔭樞聽罷,裝出勃然大怒的樣子喝道:“這門稅真是厲害!就連官差出城去買東西也要納門稅!”劉蔭樞好像在自言自語,其實這些話都是說給鎮將聽的。鎮將很聰明,他聽出了劉蔭樞話中有話,不覺暗暗想道:“這守門軍士也太不長眼了,怎麼連官差都看不出來。”劉蔭樞見鎮將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自己剛才的一番話,已發生了作用,便乘勢直陳自己的意見:“如此這樣,小小老百姓的日子怎麼過呢?”這一句話,如同鋼針一般刺進鎮將的心裏。他周身微微一顫,心想:“道臺大人確實是愛民如子,我不如他啊。”鎮將慚愧地低下了頭。

劉蔭樞覺得“火候”正合適,便命兩位差役先下去休息,並說道:“區區小事,待明日處量。”說罷,又裝出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的樣子,舉杯同鎮將和守令繼續飲酒。劉蔭樞“待明日處理”的話,實際上是留給鎮將去處理,是給鎮將一個臺階下,免得僵持下去,事情倒不好辦了。

第二天,鎮將親自來到劉蔭樞的官衙,將所扣的東西如數歸還,並當著劉蔭樞的面命令士卒們說:“即日起,取消門稅,不得違令。”劉蔭樞一聽,非常高興,便又置辦了一席酒,邀鎮將同飲。等鎮將入席坐定後,劉蔭樞深深地向他作了個揖,說道:“將軍實乃德惠萬民,請受在下一拜,以代百姓向您謝恩。”鎮將見此,哪裏還坐得住,慌忙站起向劉蔭樞拱手作揖說:“臺大人,您如此這樣,實是令我羞愧難當。我設此門稅,確實有害百姓,非經大人指點,我哪有今日明白之舉。您才可稱得上是德惠萬民。”劉蔭樞謙遜地說:“在下不敢當,不敢當。”二人相互恭維謙讓了一陣以後,共同舉杯慶賀門稅的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