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中華傳奇:霸王別姬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項羽(前232-前202),楚國貴族之後,名籍,字羽,又作子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西南)人。他年少時就有雄心大志,喜讀兵法,且力能扛鼎,勇武過人。項羽不學書劍要學「萬人敵」,見到秦始皇出巡的威風場面,就對叔父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陳勝吳廣起義後,他起兵響應,協助項梁殺秦會稽太守。楚懷王封他為魯公。在反秦鬥爭中,他在鉅鹿之戰大破秦軍,九戰九捷,摧毀秦軍主力,被推為諸侯上將軍。進入鹹陽後,殺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自立為西楚霸王。

虞姬,項羽的寵姬。秦末虞地(江蘇吳縣)人,有美色,善劍舞。

公元前209年,項羽助項梁殺會稽太守,於吳中起義。虞姬愛慕項羽的勇猛,嫁與項羽為妾,經常隨項羽出征,與項羽形影不離。

楚漢相爭,諸侯多叛楚歸漢。公元前202,漢王劉邦聽從張良等人的計策,與諸侯會合擊楚。劉邦率漢軍及諸侯兵30萬,追擊西楚霸王項羽,兵分三路,圍攻項羽於垓下(安徽靈縣)。韓信設十面埋伏,張良令兵士高唱楚歌,楚兵聞歌,軍心渙散。當時楚軍兵少食盡,又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霸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同時四面楚歌響起。項羽聽後大驚,嘆道:「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麼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乃慷慨悲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遂為楚霸王起舞,含淚而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有虞姬墳。宋蘇軾《虞姬墓》詩曰:『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皇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宋詞詞牌『虞美人』據說得名於虞姬。清朝詩人何浦《虞美人》云:『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虞姬)。』認為八千楚軍被迫投降劉邦,沒有一人像虞姬那樣的堅貞。

後項羽率領衷心追隨他的最後八百壯士突出重圍,來到烏江邊。因感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茍安,終於自刎身亡。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詩嘆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