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奇:霸王別姬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虞姬,項羽的寵姬。秦末虞地(江蘇吳縣)人,有美色,善劍舞。
公元前209年,項羽助項梁殺會稽太守,於吳中起義。虞姬愛慕項羽的勇猛,嫁與項羽為妾,經常隨項羽出征,與項羽形影不離。
楚漢相爭,諸侯多叛楚歸漢。公元前202,漢王劉邦聽從張良等人的計策,與諸侯會合擊楚。劉邦率漢軍及諸侯兵30萬,追擊西楚霸王項羽,兵分三路,圍攻項羽於垓下(安徽靈縣)。韓信設十面埋伏,張良令兵士高唱楚歌,楚兵聞歌,軍心渙散。當時楚軍兵少食盡,又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霸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同時四面楚歌響起。項羽聽後大驚,嘆道:「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麼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乃慷慨悲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遂為楚霸王起舞,含淚而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有虞姬墳。宋蘇軾《虞姬墓》詩曰:『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皇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宋詞詞牌『虞美人』據說得名於虞姬。清朝詩人何浦《虞美人》云:『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虞姬)。』認為八千楚軍被迫投降劉邦,沒有一人像虞姬那樣的堅貞。
後項羽率領衷心追隨他的最後八百壯士突出重圍,來到烏江邊。因感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茍安,終於自刎身亡。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詩嘆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發稿:2003年5月25日
更新:200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