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空氣汙染會加重心臟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李予群
七月二十九日一個芬蘭的研究小組報告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空氣汙染會使心臟的供血減少,這個結果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空氣汙染不但加重哮喘而且也加重心臟病。據環境保護機構估計僅美國每年大約有六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芬蘭的這個研究小組檢查了來自工廠的煤煙以及公共汽車和卡車的排煙管裏排出的廢氣,他們發現如果心臟病病人置於這樣的廢氣環境中,他們發生心肌缺血的可能性比正常情況高三倍,因為在廢氣環境中心臟供血下降。他們共研究了45名心臟病人,其中一半為女性病人,都居住在赫爾辛基,這是一個很好的檢測空氣汙染的地方,研究人員讓這些病人在運動後呼吸汙染的空氣或者是清潔空氣,他們發現在吸入汙染空氣後兩天病人的心電圖就表現為心肌缺血,汙染的空氣可能使動脈粥樣斑塊脫落造成心肌梗塞或者中風,汙染的空氣還可以導致心律失常。他們的研究結果七月底發表在由美國心臟病協會主辦的《循環》雜志上。
心肌缺血常常無癥狀,但是它是嚴重心臟疾病的一個征兆。研究人員還發現吸入汙染的空氣使得心率加快,病人的心率從每分鐘60次增加到90次。在先前發行的《循環》雜志上,有研究人員報道空氣中的粒子可以在循環系統中停留數小時,然後播散至各個臟器。研究人員們認為汙染的空氣不但存在於汙染較重的大城市,甚至那些相對清潔的城市也有加重心臟病的可能。這些空氣中的粒子能幹擾心臟的節律以及增高動脈的張力。
盡管人們一直都知道汙染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威脅,但是除了環境保護人員,更多的人是對環境的汙染是一種漠視的態度,並仍然在排更多的廢氣,空氣中的廢氣粒子不斷增多, 結果是人人都暴露在看不到的危險之中。
發稿:2002年8月2日
更新:2002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