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基因改造植物削弱抗生素效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新生7月21日訊】據《明報》報道-英國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植物的基因改造物質會被人類消化道的細菌吸收,可能會減弱抗生素對付變種細菌的效力,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目前,大部分基因改造食物的基因改造物質都不會引發健康問題,但許多備受爭議的基因改良植物,均在最初的研發階段植入了抗拒抗生素、用以顯示基因改造細胞的標志基因。如果這些標志基因有能力在人類腸胃生存,那人類就會對現時普遍使用的抗生素產生抗拒。
* 被腸臟細菌吸收
科學家以七名已切除大腸、以糞袋直接排泄的志願人士進行研究,讓他們吃下含有基因大豆的漢堡包餐,再比較他們與十二名擁有正常腸胃人士的糞便,「驚奇地」發現大部分基因改造物質竟能通過小腸,顯示小腸無法
將這些物質分解,但擁有完整消化道的人士則無發現。為研究基因改造物質會否經由細菌進入腸臟,研究員亦抽取糞袋內大便的細菌培育,結果七個樣本中,有三個發現細菌含有少量基因改造物質。研究報告亦補充,這些由植物轉移往細菌的「轉移基因雖可通過小腸,但會在大腸內完全分解」。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指結果「具爆炸性」,要求馬上停止使用標志基因。
* 吃一餐也「有事」
國王學院醫學院高級講師安東尼奧說:「他們清楚展示,在腸胃細菌內可發現基因改造物質,並有可能抵銷抗生素的效用。過去,人們都否認此事可能發生,但研究員證明了,只是吃下一餐也會發生。」
發稿:2002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