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三個代表” --卷土重來的神化教條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海客

近觀北京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有關“三個代表”的宣傳連篇累牘。無非是把高樓大廈、公路橋梁、科技園區、高新產品、綠水藍天……統統說成“實踐三個代表”的產物,再加上幾句幹部群眾千篇一律的稱頌。老實說,這種“新聞”,不用多看,閉上雙眼也能知道個究竟。

宣傳手法有點像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思想戰無不勝”的老套數。那時,衛星上天,是“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毛的接班人林彪外逃身亡,也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請上幾位非洲“黑人兄弟”,搖搖“小紅書”,就成了“毛主席是世界的紅太陽”。其荒誕不經,早已成為歷史笑柄。

所謂“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澤民兩年前提出的。對其全面論述,則是去年的“七一”講話。

然而,眼下這種宣傳卻不但庸俗化、簡單化,而且罔顧歷史和事實邏輯。

都是“三個代表”的功勞?

眾所周知,中國改革開放是從70年代末鄧小平時代開始,至今已二十多年。而“三個代表”的提出不過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情。但許多電視畫面把多年成就歸於“三個代表”,是不是有點“貪天之功”的味道?

其次,無論近年也好,20年也罷,中國的成就首先應歸功於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作為執政黨──人民的公仆,應當真誠地感謝人民的擁戴和貢獻。現在,各行各業眾口一詞贊頌“三個代表”,平民百姓異口同聲感激“三個代表”,是否顛倒了黨群關系和事物的因果關系?

第三,如果“三個代表”真的那麼神乎其神,“一抓就靈”,出口可以增加,資金可以引進,基礎設施可以完善,環境汙染可以治理,幹部作風可以轉變,軍隊戰鬥力可以增強,百姓可以豐衣足食……試問,市場法則何在?經濟規律何在?法制體系何在?科學技術作用何在?各種規章制度(如黨紀國法、公務員條例、行規、軍隊條例等)還算不算數?還要不要講民主制度建設?反過來說,現今中國存在的各種難題,如貪汙腐敗、下崗失業、貧窮落後,是否都可以歸咎於沒有“學好、用好三個代表”呢?

真正可怕的是形成新的教條:全國上下言必稱“三個代表”,人人都說按“三個代表”的要求辦;各級領導、各行各業可以不顧歷史、條件限制,“大幹快上”,而自稱其所作所為都符合“三個代表”,到頭來,受客觀規律的無情懲罰,恐怕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不是“點石成金”的法寶

“三個代表”只是執政黨的宏觀指導思想,它不可能成為解決每一個現實、具體問題的現成答案,不是可以隨意“點石成金”的法寶,更不應成為新的教條。

鄧小平時代就從來沒有要求“用鄧小平理論統一全黨全國思想”,更沒有要求把他的某一個論斷宣傳成可以包醫百病的萬應靈藥。

西哲有云: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只有以實事求是的精神,遵從科學和經濟規律的要求,按照民主和法制的軌道,面對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才能成就中國現代化大業。

中國的新聞宣傳應少些歌功頌德、自吹自擂,摒棄弄虛作假、硬造聲勢,多些國計民生中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和新人新事。難道過去幾十年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教訓還不夠慘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