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描越黑的“焦點訪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署名: 一介“自焚”事件發生後,喉媒們抓住機會很是“揭批”了一番。但笑聲未及落地,廣泛的不同聲音隨之響起,質疑事件的真偽,並分析得出所謂“十大疑點”,喚醒人們獨立思考的神經。為此,“央視”的牌子欄目“焦點訪談”不得不再次“出擊”,責無旁貸完成它“不容質疑”的光榮使命。
我再次感到網絡的偉大。
不用細察也可看出本次報道的目的是針對近來在網上傳播很廣的所謂“十大疑點”的。但可惜的是,縱然宣傳者用心良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卻依舊顯得蒼白,毫不說服力。畢竟事實不能只是“正襟危坐”和“不容質疑”。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十大疑點”中的一些核心問題,如“滅火器”和“近距離攝像”問題,只字未提。不知是疏忽還是“不便”。事實上不交代清楚這個關鍵的情節,是很難讓國人信服的。道理很簡單,人家已經提出了問題,你既要反駁,就要拿出你的說法來。否則,就只能被當作默認了。如果覺得這些問題口述不便,其實還有更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原始的錄象資料未剪接地放給全國人民看,讓人民了解事件的整個真實過程。“謠言”啟不不攻自破。是我黨不相信人民的判斷力吶?還是“央視”的時間太寶貴了?
再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氣管切開後的發音”問題,面對有醫界專業人士提出的質疑,此次“央視”倒是多了個心眼兒,專剪了那12歲的孩子沙啞的一句出來。但您可能忘了,那孩子清晰洪亮的聲音早就伴隨著首次的“揭批”深入到了千萬善良的國人的腦中。真不知是該罵你們還是佩服你們。只是那可憐的孩子,小小的年紀卻要遭受如此的痛。
我們再來看看那個劉葆榮,我心中兩個有點可疑人物之一(當然也有可能從一開始就是被迫的言不由衷)。第一次出場就給我們帶來某中說不清的莫名。她“未遂”“擠”進五人隊伍後,一會是表不準了,一會是看不到了,一會是喝汽油了,總之火兒是沒能點不起來。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首先看到了“法輪功”的“邪質”。有了徹底的“轉化”(另一個未遂者則頑固不化),末了還不忘感謝“再造之恩。”
再看她此番第二次出場,除了同樣“聲淚俱下”外,顯然是針對“十大疑點”中有關她不懂“法輪”的問題,說出了那句“《轉法輪》我讀過三百遍”的豪言。如果這是她的真心話,好了,現在我們姑且算她是法輪人士,請看一個95年就修煉,讀過《轉法輪》三百遍,不惜以“自焚”來證明自己信仰的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被如此徹底轉化得一塌糊塗聲淚俱下(我不說不可能),起碼證明這個人的意志力極差。以如此之差的定力通讀厚厚的《轉法輪》三百遍,打死我也不信。如果是言不由衷地念“預定”的臺詞,我倒真有些相信宣傳者內部是出了“叛徒”了,用這麼弱智的問題蒙事。
真難為了這麼的良苦有心,不幸的是事實從不來自於”一家之言”,哪怕你再多麼的“義正言辭”、“聲淚俱下”。“一言堂”本身就意味著欺騙。
話說回來,要真想讓人民相信,其實辦法是有很多的,也不難做到。關鍵還是那句話,當朝者是不是真的尊重他的人民,真的想(敢)讓人民知道真相。
(摘自大紀元)
發稿:2001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