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沒有好的制度,人民能看到清官?!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伊閣

最近一個月,中央電視臺(CCTV)《一套》播出了一部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於成龍》,在觀眾中引起較強烈的反響。據央視自己的網上在線調查稱,11月下旬自該劇播出後,立刻掀起收視旋風,收視率居高不下,這在央視《一套》節目中前所未有。有媒體形容該劇播出的情景是:“於成龍”火燒熒屏。

這部電視劇為什麼能引發人們如此熱烈的反應呢?

§§看《於成龍》.盼出青天

讓我們先看看於成龍的簡歷。於成龍是山西方山縣人,青少年時苦讀詩書,勤學不輟,中年科舉入仕,在清順治、康熙兩朝為官,時間長達20余年。順治後期,初入仕途的於成龍被朝廷遠派至廣西羅城,出任知縣。羅城地處山區,窮鄉僻壤,當時恰逢明末清初大動蕩,匪亂未平,流民四竄,盜搶肆虐,百姓生活十分困苦。面對諸多難題於成龍並未畏縮,而是深入民間,體察民情,采取一系列措施穩定民心。通過整飭土豪劣紳、扶弱抑強、鼓勵農商、適時減輕賦稅,數年後羅城面貌煥然一新,一切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政績斐然,於受到上司推薦,升遷至湖北黃州任同知,不久,又升任武昌知府。以後,他又陸續到福建、直隸、兩江數地為官,做過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總督(管轄數省的地方大員,地位高於巡撫)等高官。無論是知縣一類的七品芝麻官,還是兩江總督那樣的一品地方大員,於成龍20多年來一直都是布衣粗米,以青菜、豆腐為餐,被百姓稱為“於青菜”。他不僅清正廉明,愛民惜民,而且敢於碰硬,嚴懲貪官汙吏,深受康熙皇帝器重。

現在,人們之所以喜歡看於成龍的故事,就是因為人們喜歡清官的緣故。這幾年演過的《包青天》、《宰相劉羅鍋》、《康熙大帝》等,都是老百姓津津樂道的、歌頌清官廉吏、聖主明君的故事。最近一年推出的反映當代反腐懲貪、觸及時弊的影視片,如《生死抉擇》、《雷霆出擊》等,也是如此。人們喜歡清官出現、大力整治貪官汙吏、並最終獲勝的場面。盡管現實社會中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不多,但人們希望把理想表達出來。於是,小說、影視等文學作品便成為人
們寄托理想的方式之一。雖然與現實大相徑庭,但至少可以自娛自樂,得到某種程度的心理滿足。

§§沒有制度.清官難盼

人們渴望遇到一個清官、好官,盼望能得到一個聖明君主或英明領袖之類的好的統治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也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文明積澱所造就的一個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識。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權力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約束和分立制衡的體制下,所謂清官、好皇帝並不多。更多的則是貪官佞臣、昏君暴君和獨裁者。中國歷史幾千年,象唐太宗、康熙這樣的好皇帝又有幾個?

§§關鍵:有人民選舉、監督的制度

因此,與其渴望得到一個好的統治者,不如創建一個好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首先要解決權力過分集中、權力的運用缺乏有效監督制約的問題。這就要權力分立。尤其是行政權與立法權、司法權的分立,以便相互監督、相互制衡,防止一種權力(特別是行政權)過分膨脹,任意侵犯公民、企業或其它單位的利益。以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制約行政機關,用權力來監督權力,才是比較有效的監督。

同時還要引入一種監督,即輿論監督(俗稱“第四權力”)。只有保障新聞出版自由、言論自由,才能保證人民有效地參與,也才是真正的輿論監督。

其次,要建立政黨競爭和民主選舉制。這可以保證在政治中引入不斷吐故納新、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使得各級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力機關的主要官員的產生來自於民意,並且是通過民主程序定期地、不受限制地直接選舉產生。在這種選舉制度下,即使不慎選出一些品質不佳的人,他們也不可能幹出太多的壞事。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前程,如將來能夠連任或升職,反而會克制自己惡的一面,盡可能依法辦事,多做一些符合大多數選民需要的事,以迎合民意,而有利於未來
競選時爭取多數選民支持。否則,當選者若使自己的惡欲任意張揚,他就很快會落選或遭罷免。這裏的關鍵,就是一切取決於民意而不是上意。由民眾投票決定,而不是靠討好上司、經黑箱操作、由少數幾個人指定產生。如果提拔全憑上級任命,只需討好上司、滿足上司的要求即可,他們何須重視下面老百姓的需要?

§§現狀:權錢交換.勾結走私

再看現今中國。不少官員以權換錢。商人們以錢換權,再圖謀更多的錢。這種以權謀私的現象,經濟學上稱之為“權力尋租”。前中共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市長陳希同因貪腐被判刑16年一案還歷歷在目,人大副委員長、前廣西自治區主席成克傑和前江西副省長胡長清又步其後塵,最終被處以極刑。至於其他以權謀私的省廳級中高層官員,如前廣東副省長於飛、湛江市委書記陳同慶、四川省交通廳長劉中山、山東泰安市委書記胡建學等等,仿佛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而且一茬比一茬長得旺。

最引人註目的是走私行為日益猖獗。沿海的山東、廣東、福建、浙江等地,接連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走私案件。廣東湛江走私余波未息,福建廈門又被揭露出遠華集團走私這一驚天大案。一個以遠華集團為主的走私集團,在1998年案發前的數年間,大肆走私進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車、香煙等貨物,價值530億元,偷逃稅款300億元,涉及福建省和廈門地區黨政、司法、海關、金融等部門大小官員數百人,包括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兼福州市公安局長莊如順、廈門海關關長揚前線、副關長接培勇、廈門市副市長藍甫、副書記劉豐、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行長陳國英、副行長陳建鑾、中國工商銀行廈門市分行行長葉季堪、廈門市公安局聯絡處長王可家、武警福建省總隊海警二支隊長張永定等。另有報導稱,此案還涉及公安部原主管出入境事務的副部長李紀周、總參情報部原少將部長姬勝德(這兩人均已被捕候審)等中央高層官員。

觀察廈門走私案,政府官員大面積腐敗令人觸目驚心。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遠華集團頭目賴昌星,以金錢女色等為手段,拉攏腐蝕一大批政府官員,為其走私活動提供幫助和庇護,不僅損害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造成政府大量財政稅收流失,而且視法律為兒戲,踐踏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誘發了大量腐敗現象,嚴重損害政府官員在當地老百姓中的信譽,對社會政治經濟生活造成重大危害。

遠華案對民眾心理的摧殘是嚴重的。它踐踏了許多起碼的道德標準,破壞了社會倫理,降低了道德底線。昔日顯赫的遠華集團、遠華足球、遠華影視城,高聳入雲的遠華大廈,使遠華二字在廈門無處不在,在福建乃至整個中國也時有所聞。當地人曾為之驕傲。如今遠華真面目的揭穿和審判,整個廈門為之蒙羞。近聞福建省最高負責人陳明義被免除省委書記一職,也是因為爆發了遠華案,至少應承擔失察失職、管理不力的責任。

§§貪汙腐化並非由於低薪

現在的腐敗,已不僅僅是個人素質、道德品質的問題,而是體制性問題。有人覺得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不夠高,不足以保證他們的廉潔,因而建議大幅度提高公務員的工資,以達到“高薪養廉”的目的。這種看法不切實際。首先,目前公務員工資水平雖說不在全國屬於最高的,但至少應是比較高的,可以保證正常的生活。除了電信、金融、房地產等少數行業和企業經理層、私企老板、外企白領等少數高收入階層外,公務員工資水平要比其它大多數行業高。廣大國有企業工人和農民更是與之無法相比。而且,公務員工作比較穩定,有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福利待遇好,沒有養老、醫療、失業之慮,是受人羨慕和向往的職業之一。其次,那些腐敗的往往是握有一定權力的官員。這些人的收入在公務員中本來就屬於高的。他們腐敗的原因並不是收入過低,而是現體制下對權力的監督不夠,各式各樣的行政審批過多過濫,權力導阻的空間太大。另外,中國的民情是:全民的法治意識淡泊,官本位制、人治情結濃厚,重人情關系遠甚於法律規章。這一切,使得官員們覺得以權謀私付出的成本不高,相比巨大的收益,較小的失敗概率不足以令他們收斂。

人們喜歡看清官、好皇帝的影視片,表明人民追求正義、公理的心理,同時也反映了一種人治心態。這種民情,昭示著要在中國建立一個運轉有效的政治民主制度是多麼的艱巨和漫長。當然,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廣播、電視的日益普及,終究會使現代民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轉載自民主論壇〕
——————————————————————————————

〔作者伊閣小檔案〕

伊閣(筆名)是中國民主黨人。現居中國四川省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