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真的進步了?
——簡析中國20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一)數字背後的謊言
1999年度的世界銀行報告公布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以9912億美圓位列世界第七,而人均GNP則以780美圓排在了世界206個國家和地區的140位。這些簡單的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但它卻足以給我們這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敲響警鐘!
翻開20年前的百科全書,一個簡單的數字對比能夠使我們對那所謂的發展生出更多的了解:
1978年,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如下:美國21070億美圓,加拿大2360億加圓,日本9679億美圓,法國21282億法郎,西德12833億西德馬克,意大利2207430億裏拉,英國1616億英鎊。而當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5690億圓人民幣(按當時匯率折合3793億美圓),排在美,蘇,日,德,法之後列世界第六位,人均GNP380美圓(暫無世界排名資料)。
今天,當我們歡呼國民生產總值規模即將追上意大利和英國的時候,人們恐怕早已忘記了21年前的世界經濟排名,而政府經常當作豐功偉績大力宣揚的20年中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成績更不知是怎樣算出來的(似乎今天的人民幣還象20年前一樣管用),因為1999年GDP/1978年GDP=9912/3793=2.61,不過是翻一番多,而人均GNP的增長更低,僅為21年前的2.05倍。
這一增長速度與世界各大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速度相比孰優孰劣,相信GDP總量在不同時期的世界排名最能說明問題,而21年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遠大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一客觀事實又無形中加大了我國GDP總量的水分。
面對這些精確到個位數的統計數字,我們不禁要問:我國的經濟與世界經濟相比真的發展了嗎?
(二)科技的式微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這是改革開放後提出的觀點,但20年來我們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恐怕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為此臉紅。
可能有人會說有銀河,曙光計算機,有亞洲最大的電子對撞機,還有為美國飛機生產的機尾,以及那塊至今還未能有所發現的大磁鐵。但所有這些除了令我們感到更加慚愧和無奈之外,還能意味著什麼呢?
銀河,曙光計算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自有專家評論,而那個所謂的亞洲最大的電子對撞機實際上是二十幾年前的成果,我們可以從20多年前的雜志中發現當時的科學家已經在調試其關鍵部位了,至於波音飛機的機尾對於20年前就能生產大型客機運-10的我們來說,除了恥辱還是恥辱!
回顧那些曾令我們驕傲的科技成就:原子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的發射和回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核潛艇,驅逐艦,至今仍是國產最先進戰鬥機的殲-8,強-5,射程達12000公裏的戰略導彈,無不產生於“混亂”的文革時期和饑餓的60年代初期。
當今天的科學家忙於出國遊歷,疲於著書立傳以換取更高的榮譽和地位,進而得到更多的物質財富的時候,我們的科技又能指望誰呢?
每每看到新聞中宣揚的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士兵和工人為某項應用技術的攻關而刻苦鉆研,無助地“臨渴掘井”的時候,人們除了對他們投去敬意的目光以外,難道就沒有更多的擔心嗎?
(三)培養漢奸和庸才的教育體制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原動力,在新時期更被政府定為立國之本。
可回顧20年來教育所走過的道路及培養出的所謂人才,人們卻禁不住感到困惑與不解:大學生們由最初的不願吃苦,不願下基層工作,發展到一門心思出國,拿洋文憑,去洋插隊;出不了國的則削尖了腦袋一頭插進外資企業,以成為買辦階層的一員為榮;而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所謂知識分子們除了左顧右盼,就是終日抱怨國家對他(她)們如何地不公,待遇如何地低下,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多麼地不如國外優越,殊不知這一切正是他(她)們的無所作為和怨天尤人所致!
科技領域的“知識分子”更是為人們所不解,改革開放20年,從未聽說過我國在各重大科研領域中有什麼重大突破和進展,所有的科研機構和部門都以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為榮(且不論其中水分有多少),而一味的模仿和照搬照抄便是他們創造一個個佳績的手段和訣竅(用這樣的辦法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恐怕結果只能是永遠做別人的跟屁蟲)。
造成這些社會問題的首要原因便是教育中存在已久的重外輕裏,流於形式和上下不能銜接的兩張皮甚至是三張皮的教育問題。
教育的失敗在大學高等教育中尤其明顯,由於民族文化和傳統在近百年的外來侵略和摧殘下未能得到健康的發展,愈來愈表現出他的不自信和不合潮流,使得本已懶惰無比的繼承人更覺他的無用,於是便毫不猶豫地拋棄他,寧可接受一種他們毫不知曉的外來文化。在大學裏,非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們平均要花費1/3甚至1/2的時間去學習英語而非中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它所產生的直接後果不僅是中文這一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優秀語言工具永遠無法確立她應有的世界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未來將永遠寄托於他人的發展之上,而無超越的可能。
在小學和中學教育中所出現的則是另外一種人們通常稱之為兩張皮甚至三張皮的問題。
當一個七歲的孩子剛走進校門的時候,他(她)被告之要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五年之後,當他(她)進入初級中學,共產主義變成了社會主義;再後來,又變成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當他(她)進入高中,初級階段的前面又有了中國特色的修飾。這一切的變化對於一個未成年人來說太快了,所以當他(她)進入大學或走向社會體會到受欺騙和被愚弄的恥辱之後,人們不再對他(她)說什麼了,擺在他(她)面前的只有血淋淋的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殘酷現實了。
由此產生的對社會的逆反心理是難免的,但更多的卻是他們在如此社會面前的束手無策和任人宰割,那些穿著棉襖洗澡的人最先被社會所接納成為時代的寵兒,但這無異於告戒人們當今社會的行為準則:爾虞我詐,相互傾軋,兼具急功近利和表裏不一。可是,一個病態的社會又怎能要求他的人民個個皆出汙泥而不染呢!
(四)人口的陷阱
人口問題是中國今天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20年來我國共增人口約3億,若無計劃生育政策,這一數字可能為6-7億,但在這一絕對數字的背後,人們卻極少關註它的成長質量和未來走向。
眾所周知,由於教育水平及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明顯低於城市人口。可是20年來的人口增長統計數字卻顯示超過85%的人口增長在農村地區,這大大高於當前2:8的城鄉人口比例。由此,人們可以看到農村地區的出生率大大高於城市(這與當前的生育政策和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執行偏差有關),這就使得中國人口整體素質呈現下滑趨勢,而其所造成的直接後果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將不得不依靠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因為在“以人為本”的殘酷競爭中,技術密集型企業對人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任何企圖擠入世界經濟金字塔的高級層次的努力也只能是21世紀中國人的夢想了!
(五)自毀長城
國防建設對於任何國家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曾是一支令世界上任何軍事集團都感到畏懼的軍事力量,他有著與世界上各強大軍事集團較量的光榮歷史。在建國後的前30年中,更是先後與美,印,蘇,越等軍事強國進行過不同規模的戰爭。
在長期的鬥爭過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斷發展壯大,直至成為能與美,蘇軍事集團相抗衡的一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但近20年來的改革開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歷史中無疑是最黑暗的時期,大量的軍事工業企業打著改革的旗號關門倒閉或轉產,從而使軍隊的發展喪失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和條件,本已十分落後且處於停滯狀態的軍事科研部門更是失去了試驗和求證的發展平臺,這使得本已擺脫了外部影響而致力於自行發展武器裝備的國防軍事工業不得不再次轉向外購主要軍事裝備,而壟斷世界先進軍事技術的美俄等國家對此的扼頸政策自是可想而知。
軍事實力的主要構成“人的因素”在這20年中的變化更是對解放軍戰鬥力的致命打擊,由於改革開放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明顯破壞和沖擊,這支由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早已失去了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思想武器,進而喪失了人民軍隊的本色,逐漸蛻變成為鎮壓人民反黨反政府的工具(89年的歷史已清楚地告訴了人民這一切),而對外則一味奉行廣接觸,不挑釁,不抵抗的妥協投降路線(南沙,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和轟炸大使館事件),對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一味縱容和退讓。
對於廣大第三世界人民來講這無疑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也是中國政府20年來對外路線上的最大倒退。對這種行為和政策的任何韜光養晦的解釋,只能是掩耳盜鈴和自我安慰,其後果無異於作繭自縛。而在原七國集團基礎上形成的八國集團及其對世界局勢的幹涉和主導也無不顯示出我們許多一相情願的做法是多麼地幼稚,可笑。
(六)一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
曾幾何時,“笑貧不笑娼”深為中國人所不齒。而今,當他們不得不面對這一醜惡現實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已如“由溫漸熱的水中之蛙”不能自持,少數保持清醒的人大聲疾呼,招致的只有麻木不仁者的譏笑和既得利益者的呵斥與打壓。昔日人們曾經為之奮鬥過的美好理想早已成為過眼雲煙,而代之以血腥的弱肉強食和無恥的不擇手段成為人們行事的普遍原則。
當大量的農民和下崗工人為生計四處奔波,艱難乞食的時候,少數特權階層和非法暴富者卻早已過上了花天酒地,鶯歌燕舞的“美好”生活了,對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改革者的評價卻是“無社會能力”。
當無數幼童因家境貧寒而無力就讀甚至淪為童工的時候,各種貴族學校卻如雨後春筍般地在一遍贊美和進步聲中產生了。
當娼妓和性病在消失了30年之後又死灰復燃以至泛濫的時候,愛情和真誠已如昨夜黃花隨著社會道德的淪喪雕落殆盡;而婚姻亦如恩格斯對墮落社會的揭示:越來越成為一種合法的賣淫形式,其間伴隨著大量的通奸和逼奸。
當大多數的人為過上溫飽無憂,任意取舍的“小康”生活而不顧一切的時候,所付出的卻是空氣質量的惡化,水資源的汙染和礦產資源嚴重浪費的空前“絕後”的代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只不過是幾個專家學者的筆下之物,人類的貪婪和淫邪豈是他們的只字片語所能改變。
而當大量的家庭在添置了彩電,冰箱,空調,音響等時髦用品並向著更“進步”的物質生活拼命搏殺的時候,他們所失去的何止是一個理性人類應有的思維,更多的應是對後代的罪孽深重!
結束語:回顧一個自尊而又強大的中國,每一個真正的中國人都顯出無奈的困倦,正如夜遊的孤魂,這漫漫長夜不正是它的歸宿嗎……
發稿:2001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