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校園中迷惘的反思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茉莉

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化了妝的答案,明乎此,是最起碼的智慧!

我們大家或許都有相同的體驗、感悟,我們其實算是比較向上的人了,但為什麼在這種時刻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無盡的迷惘與平靜呢?想想那些老躺在床上的人,再想想那些成天泡在網絡上的人,那些沒日沒夜在煙霧中甩紙牌的人,還有那些在教室與戀人彼此廝磨的人,那些在錄象廳裏看從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人,似乎很多人都迷惘著不知道該做什麼了,我們這代人到底是怎麼了?

我們所處的學校算是“次社會”了,這裏必然受到社會文化倫理道德的影響與侵蝕,在商品化和傳媒化的社會裏,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復存在。種種的現象都是因為一種精神缺乏的病態,浸染了我們的血液。當整個社會處於轉型的時期,倫理道德觀念常常處於一種紊亂的狀態。作為社會一部分的學生也很難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精神資源的缺乏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可以缺乏它而茍存於世,而如果一個民族的人都以同樣的姿態面對生活,那是多麼可怕!而今天似乎就是這種情況了。

每一次社會變革之後,無論是歷史傳統還是價值取向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斷層。而歷史不因斷層而停滯,他會以另一種方式表示自己的延續,但這種延續大多是病態的,是探索型的,有相當的盲目性。因此在這種歷史狀態下生存的人,出現病態心理就難免了。他們缺乏了主導自己的基本意識,更不可能主導其他,對未知的一切表現出無盡的苦悶和和焦慮,年輕人反映尤其激烈,因為他們是人類群體裏最不穩定的因子。如何判斷是非、美醜、善惡是我們急待彌補的課程,這對於一個人是至觀重要的東西。不管是那種以意氣風發的姿態面對生活的人或是那種頹廢的無所事事的人,都是一樣的。在這個時代裏,有幾個人有明確的真正而且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支撐的努力?每個人都由相信到懷疑,由懷疑到頹廢,即便是那種意氣風發的人,也是掩飾不住內心的惶惶不安與迷惑不解。

我們時代的病態在於缺乏良心本能道德,而不是精神失常。我們的良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由於自身的崩潰而受到貶低,由於他對復雜的挑戰感到無能為力,便服從於自動行為、所謂信天由命了,於是墮落就有了。對不久的過去感到驕傲是麻木不仁的,正如對不遠的將來充滿樂觀是愚蠢透頂一樣。在啟蒙運動時期,哲學主要關心把人從往昔對人的控制下解放出來。在今天,我們似乎更關心是自己免於掉進未來的深淵,於是每個人都在盲目的努力,不知道為什麼,只為活下去或生活的好一點,但這無理論思想支撐的力量很快就會用盡,所以人人都感覺活的很累。

如果對人的悲慘命運無動於衷,我們就無法研究人的狀況。雖然從生物學來講人是完整無損的,但在實質上他卻被走投無路、失意、自卑和恐懼感所捆繞。表面上,人們可以裝做滿意和堅強;但在內心他卻是貧困的、匱乏的、軟弱的,經常處在苦難的邊緣,,動輒遭受精神和肉體的折磨。撓一下他的皮膚,你會感覺到他的悲哀、憂傷、恍惚、恐懼和痛苦。他的表面與實際之間的懸殊甚大,這正是社會一體化的前提。為了被社會接納,他就要接受壓迫,這是他付出的沈重代價。人類的順從往往包括依從莫名其妙的占蔔,包括良心的退讓和必要的偽善。的確、它常常是“一種沈寂的絕望的生活”。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活?

我們在靜默中前行,在靜默中渴望,不知道人家是怎麼想的,我雖然也是迷惘的,但我知道自己缺什麼。當精神成為一種需要的時候,它顯得特別的不足與匱乏。我們在前行的時候應該先理清自己的精神思路,而不是一味的表現出無奈和反叛。如果世界真的沒了希望,那一切都將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