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的神传文化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大陆大法弟子一次出差,来到大连瓦房店市,晚间出去遛弯,看到一个街边的亭子,让我对古人的神传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个八角亭,看样子不是古迹,但是却有古代之风。亭子是两层结构,一层的亭梁内外两面画的二龙戏珠,双飞金凤。亭梁内侧上面,画的是八仙,一面是一位神仙,正好八个面。亭子二层的顶部则是龙凤呈祥的图案,一条金龙,一只彩凤围绕着一颗明珠飞舞。因为亭子是八角的,与八卦相关,所以体现的是道家文化,内部的八仙画像也证明了这一点。据说这种八角亭有一种八面来风的感觉,所以也被认为是一种代表祥瑞的建筑。
曾经的我也许是受到中共党文化的影响,很不喜欢中国古代雕刻繁复的物件。看到农村老百姓的柜子,窗子,门廊,甚至用的对象都刻着图案,觉得古人真是啰嗦,老百姓用得着这么讲究吗?看中国古代佛教道教的石雕器物,也是雕花刻龙的。古代衣服上也是很多图案,花鸟鱼虫的,好像什么都有。所以每当去博物馆时,这样的东西都是匆匆而过,不太留意。这一次看八角亭,却让我有另外一番感受。
古代的建筑器物,多刻有图案,而这样的风格多来自帝王的传统。到北京故宫,看皇帝的金銮殿及各宫殿,发现帝王的衣食住行,都散发着真龙天子的感觉。帝王所用的器物大多有龙凤等级别最高的动物形象。还有一些供养神仙的寺庙。到了大臣家里,就要比帝王等级低一些的装饰。一层官员比一层官员低,所用的东西也越来越低层。到了老百姓的层面就更低了。可是老百姓对龙凤等动物也很喜爱,在不违反礼教的情况下,会画在纸上,雕刻在木头上。这种自上而下的传统,体现着古老深刻内涵的神传文化。
所谓神传文化,我理解是神把自己世界的东西传给地上的世人,把神所重视的内涵从天上传递给人间,譬如传统道德,传统服饰,传统礼仪等。看到八角亭,我忽然明白古人为什么喜欢雕梁画栋了,原来古人喜欢的是雕梁画栋背后的内涵,而不只是表面的美丽图案。越低层的民众对内涵越重视,而越高层的人反而容易陷入执着器物表面的精致,而不是其背后的内涵。
龙凤是祥瑞的神兽,镌刻在亭子上,就是希望龙凤在另外空间能够保护来到亭子的人。而内画的八仙,也是体现了美好的愿望,八仙代表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的人都可以成仙得道。亭子内画八仙当然是希望八仙能够保佑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的世人啦!
亭子二层顶部的“龙凤呈祥”也是有典故的,《孔丛子•记问》记载“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也是希望执政者能够实行德政,给天下带来太平,龙凤显世呈现祥瑞的征兆。同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小小的亭子竟有如此深刻的内涵,怎能不让人感动。
古人云万物有灵,当然器物上的东西也都有灵啦!龙画在纸上就有纸龙的灵,龙刻在木头上就有木龙的灵,龙塑成石像就有石龙的灵,龙做成琉璃材质就有琉璃龙的灵,而帝王宫殿的金子做的龙就有金龙的灵,等等等等。这些不同质料的灵与天上神龙的灵形成了一个龙的整体形象,共同起到了保护人类的作用。其它器物上的动物,植物,神仙等等也是一样,在世间的不同材质就是不同质料的灵体,与天上的神物,神仙,形成了整体形象,从而达到传递神传文化于世间的目的。保护,保佑着地上的世人。
如此看来,老百姓只要虔诚,不必追求最好的材质,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镌刻或图画好神物神仙的形象,就能够得到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一样的神灵保护,这也体现了神的慈悲世人。
古代的神传文化是全方位的,不止体现在器物上,在衣食住行很多方面都有很多与天上神仙沟通的效果。例如在穿衣方面,古人的衣裳在细节上都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同时含有敬畏天地人三才的内涵,穿了这样的衣服,身外有神,心中念神,怎能不有神灵感应呢!在食方面,耕地要看节气,丰收时要举办庆祝丰收的祭祀神灵的仪式,在干旱或洪涝灾害时,要祭祀龙王等水神求雨退水。无不是对神灵的依赖和敬畏。
相较于古人的神传文化,今人在无神论,现代观念的影响下,已经与神灵相去甚远了。现在的建筑,服饰,器物等等很多是没有图案的,有的甚至是邪魔的形象。什么东西有什么样的灵,有着邪魔的东西就有邪魔的灵,没有图案的东西背后既可以有正神的灵,也可以有邪魔的灵,可是正神是不会随意保护人的,所以就不会起作用,那么邪魔就可以随意的左右了。那么现代人拥有的是什么文化呢?这不就是魔鬼文化吗?神传文化是为了得到神的保佑,而魔鬼文化就是在与魔共舞,走向地狱,这样看来,无神论,现代观念是好的吗?它引导人走向地狱,这是最邪恶的文化啊!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抛弃它,与神亲近才对。
发稿:2025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