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阴阳消长 养护身心好时节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朱静茹、心笃“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意思是炎热的夏天来临。在北半球是一年中“白日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每年落在公历6月20日到22日之间。2024年的夏至是6月21日。
《历书》记载:“斗指乙,为夏至。万物于此皆假大而极至,时夏将至,故名也。”夏至这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光直射地球到了最北位置——北回归线,古人称这天叫做“日北至”。此时万物生长茂盛,开始成熟。
过了夏至,太阳直射线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三候
《礼记・月令》记载:“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即夏至的三候(每五日为“一候”)特色为:
鹿角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蝉始鸣: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日在年中是一个阴阳力量循环消长的转折点,阳气至极,阴气始生,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日祭祀:消除疫疠
夏至之后,阴气一天天地加重,古人向来不喜阴气包围,因此,中国自周代开始就有夏至日祭祀,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
《周礼春官神仕》中说:“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冬至日阳气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阴气升而祭地祗物魅(魅:百物之神)。致人鬼于祖庙,致物魅于墠(音扇,shan)坛。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祭天地人神,都为顺其为人与物也。
古代天子在“夏至”之日率领群臣举行祭典、祭土地神并祀祖,祈求土产富饶、谷物丰收。民间也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以祈求灾消年丰。
什么是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进入伏天,伏天即夏天。“三伏”是指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是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夏九九歌谣
所以有的地方有“夏至”数九过酷暑的歌谣,即夏至开始,每隔九天为一个“九”,逐日记录“九”的进程及气温变化情况,到“九九”八十一天,则暑消秋凉。
宋代陆泳事撰着的《吴下田家志》中就载有《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风俗
夏至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民间有很多夏至的节俗。此时新麦刚收割,很多地方会配合时节吃面或面食,有“尝新”的意涵。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俗谚说:“冬至馄饨,夏至面。”
古人在夏至也有避暑的风俗。南宋时,宫中和民间亲水纳凉、避暑赏花成风尚。饮用凉食降暑盛行,因此凉汤、凉茶、冰镇酸梅汤等食物很普遍,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广东地区还讲究凉补,煲凉性食物滋补。
而三伏日人们常食欲不振,往往比平时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夏至之日阳气至极,阴气始生,从阴阳消长的观点来看,正是一年过半的标志,阳气由盛而衰,是一种渐进的递变。防暑避暑之中,正是调整身心以及一年计划的时候。
夏至的习俗和炎暑防暑避暑以及物产收成紧密相关,反映了顺应节气过好日子的生活智慧。
节气与疾病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古代医家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认为人体合于四时阴阳则不会生病,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天人合一”的阴阳消长规律的观点。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学是将人体、生命和宇宙融合为一体的科学,与现代科学分割学科的方式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的更替均可反映气候的变化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也有不同的反映。
立春前后,是生物激素变化最旺盛的时期,人们过敏性疾病增多,皮肤容易发痒或出现湿疹,鼻炎患者病情加重;人体内血液循环旺盛,易于上火,血压升高,痔疮患者容易发生出血。
谷雨到端阳节是阳气越来越旺盛时期,人体头、胸部血流上冲,不少人会出现心悸、眩晕等症状。小满、芒种到夏至期间,多是梅雨季节,干燥性皮肤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湿性皮肤病和风湿热、久治不愈的神经痛患者的病情多数加重。
小暑、大暑到处暑,气候转热,腹泻和痢疾、肠胃病等增多,有的人因炎热而中暑,出行时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晒和补水。
白露到秋分期间早晚温差变化大,易引起鼻炎及哮喘。寒露、霜降到立冬期间气候逐渐下降,哮喘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接近立春时瘙痒症状又会加重。
气候变化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气候变化规律是宇宙运行规律的一种表现。人也是宇宙中的产物,那么就要受宇宙特性在人类这一层的表现的制约。人们如能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主动调节自身,对增进健康大有益处,才能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这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发稿: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