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道相敬如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紫穹中国人论及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往往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来形容。这两个成语都来自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着夫妻最完美的相处之道。
田间送饭相敬如宾
故事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品德高尚的人,名叫郄缺,其父郄芮在晋惠公时为大夫,因反对晋文公归国而被杀。郄缺因是罪臣之子,被贬为平民,躬耕于冀野。郄缺虽遭逢巨变,却经受住了考验,不管身居何处,都严守德行,勤恳劳作。幸运的是,郄缺的妻子也非常贤惠,她不仅毫无怨言,还非常体贴和敬重丈夫。
有一次,晋国的大夫臼季出使鲁国,返回时经过郄缺家的田地。正巧看到郄缺的妻子给丈夫送饭,只见她跪着将饭碗高举过头顶,恭敬地递给丈夫,像对待一个尊贵的客人一样。郄缺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恭恭敬敬地接过饭碗。郄缺吃饭的时候,妻子恭敬地侍立在旁,耐心等到丈夫吃完后,才收拾餐具向丈夫告辞回家。臼季目睹此情此景感动不已:“夫妻间能够如此敬重恩爱,真是有德之人!如有这样的人来辅佐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的。”
臼季回晋国后马上告诉晋文公:“郄缺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在家都能够恭敬地对待妻子家人,就必定能忠诚地辅佐君王,请大王赐给他一个官职吧!”晋文公担心他是罪臣之子,有些犹豫,臼季劝道:“当初,尧命令鲧去治水,但是鲧用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治理好洪水,舜就把他杀了。但是,后来舜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历史上贤明的君主都能任用有罪之人的后代,有何不可呢?”晋文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任命郄缺为下军大夫,后来郄缺立了大功,升为卿大夫。
自古君子以德服人,妻子能在丈夫落魄为农夫时依旧如此敬爱丈夫,也证明了郄缺平日必是十分仁德谦恭的君子,才会让妻子如此敬重他。他也因此获得了赏识和福报。
娶妻娶德举案齐眉
故事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东汉梁鸿,字伯鸾,妻子孟光,貌丑而贤德,他主动求娶。夫妻二人互敬互爱,志同道合,乐于归隐,成千古佳话。
梁鸿幼年丧父,家道贫寒,但却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君子。他曾到太学学习,读书十分刻苦,向圣贤看齐。学成之后,竟能以淡然的心态在上林苑放猪谋生。有一次他不小心失火,波及别家。梁鸿就主动上门赔偿。他把自己所有的猪都赔给了对方,那家主人还不满意。梁鸿于是决定给他家做工抵债。他从早到做到晚,毫不懈怠,也不抱怨。邻居几位老者见此,深感梁鸿德行非凡,就责备那家的主人做得太过分了,称赞梁鸿是位长者。那位主人也开始感到惭愧,决定把猪全都还给他。梁鸿拒绝接受,离开上林苑便回归了乡里。
许多人听说此事,十分敬重梁鸿的人品,争着要把女儿嫁给他,但梁鸿不管对方家境多么富有,多么年轻美貌,全都回绝,一直没有娶妻。
巧的是,同县孟家有一个女儿。身体肥胖,容貌丑陋。面色黝黑,可是力气很大,能把石臼举起来。由于她过于挑剔,30岁了还没出嫁。父母问她:“你到底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呢?”孟女回答说:“我要嫁给德行文才像梁伯鸾那样的人。”梁鸿听说后,立刻下聘礼,求娶孟女为妻。孟女十分高兴,但让家里人准备的陪嫁,都是布衣、麻鞋等朴素的衣着和耕种、纺织之类的劳作工具。而非女子用的钗环珠宝与秀服,十分奇怪。等到出嫁那天,她却又盛装打扮嫁入梁家。
可梁鸿这边的怪事也出现了,婚后梁鸿竟然七天不和孟氏讲话。孟氏感到委屈,就跪下说:“妾听说夫子重气节操守,曾经回绝过许多女子的求婚。妾也是婚事屡遭挫折,几个男子提亲都没有答应。如今被夫子选中,却不知什么地方有所得罪?”梁鸿说:“我所求的妻子是穿粗布衣服、能吃苦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和我一起隐居山林。现在你穿着精美的丝绸衣服,脸上浓施粉黛,这种样子正是我不愿看到的,所以感到失望。”孟氏说:“妾只是试探一下夫子的好恶,观察一下夫子的志向。既然如此,妾当换装。其实,妾早就备下了隐居的服装。”
于是,她把头发梳成椎髻,穿上粗布衣服,开始操持家务。梁鸿一看,颇为高兴,称赞道:“这才是梁鸿的妻子”。说罢,他给妻子取名叫孟光,字德曜。住了一段时间,孟光对梁鸿说:“过去时常听夫子讲想隐居山林,现在怎么不提了?莫非是想改变志向吗?”梁鸿经妻子提醒,一起进入霸陵山隐居,耕田纺织、读书弹琴。
梁鸿后又到了吴地,投依当地的大家皋伯通,居住在他家门廊下的一个斗室,以为人舂米维生。他日暮返家时,孟光总是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低着头恭敬地送到梁鸿面前。而梁鸿也很有礼貌地用双手去接。这一幕被皋伯通偶然发现了,很惊讶:“一个普通仆人怎可能有这等修养,让他的妻子这般敬重,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于是,皋伯通把梁鸿一家请入家中居住,并提供生活物资。梁鸿于是得以潜心着书,扬名后世。
夫妻二人一个非德不娶,一个非德不嫁,可见,古人婚姻崇尚德行,因为只有人品好,才能做到善待对方,同甘共苦,懂得发自内心地以礼相待,敬重对方。这才有真正的夫妻恩爱。抛开德行,只讲外貌情爱与富贵名利,关系岂能长久。而且故事还反映出,古代父母在婚姻上,还是比较尊重儿女的心愿的。
发稿: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