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鸟归巢生隐心看透人生初心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纤纤对世间的事情看透了,人就会生出归隐之心。宋代潘阆的这首《寄石隐之》共二十八个字:“独上危楼返照间,乱鸦群鸟噪回还。故人岁暮在何处,空见千山与万山。”
“独上危楼返照间,乱鸦群鸟噪回还。”诗以一个“独”字开始,因此整个诗都透着孤独的寒意。“危楼”是高楼之意,古人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有登高的习惯。诗人想站在高处看清世间,内涵之意是诗人此时的孤独和清醒。人世间的最高处在过去就是宗教,而今天的最高处就是修大法,是可以走出人的理的,这句的内涵即有此意。而后面的“乱鸦群鸟噪回还”,当诗人看到黄昏群鸟争着归巢时,心中是无限感慨的。哪里才是自己的归宿,自己是很迷茫的。“故人岁暮在何处,空见千山与万山。”诗人在晚年思念隐居在山中的朋友,却不知道在何处,心中自然是失落的。“岁暮”是指年末,这里是指自己的暮年。
很多人晚年都有思乡的习惯,因为家乡有归属感。中国人常说的“落叶归根”就是此意。此时的诗人选择的登高,而登高的目的不是一般人的望乡,而是望向千万深山,可见诗人对世间的一切似乎已经放下,也就是有出家或者归隐之意了。
人在暮年,往往都会看透很多事情。会发现人世间的那些名利情仇都是那么的不值得。这时就会生出初心,就是生命最初的那颗善心,最美好的心。
诗人是无奈的。今天的世人却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赶上了大法开传。人们明白了我们的那颗初心就是返回自己的天国世界。那是自己的来处。最好的就在眼前,失去了就会失去一切。
发稿:202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