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杂谈随笔

诚信不丢诺贝尔奖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朱熙

这是两位外国科学家的故事。

1953年,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uis W. Alvarez)参加全美国物理年会。午餐时,坐在他旁边的是27岁的博士后唐纳德·格拉塞(Donald A. Glaser)。两人很快交谈起来。

格拉塞说,他受啤酒冒气泡的启发,产生了一个想法,可能用来建造探测基本粒子的装置——气泡室。

一席话让阿尔瓦雷斯如获至宝。回去后,他和助手立马进行试验。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做出了液氢气泡室,但与格拉塞的原始设计已有很大变化:乙醚换成了液氢,体积也扩大了许多,功能更不可相提并论。

 格拉塞,1960 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格拉塞,1960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但是196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只给了格拉塞。

阿尔瓦雷斯认为,原始的创新思想来自于格拉塞,虽然真正造出气泡室的是自己,但阿尔瓦雷斯还是认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应该给格拉塞。

 阿尔瓦雷斯,1968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瓦雷斯,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时,年轻的格拉塞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新思想对阿尔瓦雷斯坦诚相告;阿尔瓦雷斯虽然只听了几分钟,却花了好几年时间做试验,成功后仍承认“原始思想是格拉塞提出的”。正是这种诚信的学术道德,使得阿尔瓦雷斯又发现了“粒子的共振态”,在196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人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遵循天道,诚实守信,这样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呵护和眷顾,看起来确实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