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杂谈随笔

研究表明:有暴力倾向的歌曲使人变得敌对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安妮

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在其《人性与社会心理学》(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学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有暴力倾向的歌曲会激起人们的攻击性情绪,而这种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歌词中的暴力倾向。这与人以往的认识大相径庭。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聆听愤怒而狂暴的音乐是一种积极的宣泄,有助于情绪释放。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好象有点自欺欺人了。

来自衣阿华州立大学和德州人力部的研究人员对500名大中专学生做了5项系列测试。他们请不同歌手唱多首有暴力倾向以及没有暴力倾向的歌曲。当学生们听完后,研究人员请他们完成各种有关攻击性情绪的心理测试,例如,测试之一是将既有攻击性又没有攻击性涵意的词归类,如石头,棍棒等。

为了保证只有歌词的内容起作用,在其中的三个试验中,不论有暴力倾向或是没有暴力倾向的歌均由同样的歌手演唱,而且采用相同的音乐形式。为排除歌曲激发力差异的影响,在另两个试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歌曲的激发力。同样,研究人员也考虑到了学生个性中的敌视倾向并加以控制。这项研究还包括了一些歌词幽默同时带有暴力倾向的歌曲,旨在研究这样的歌曲与攻击性情绪的关系。

这5项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听过有暴力倾向的歌曲后,学生们更倾向于把涵意模棱两可的词归入攻击性词类,他们阅读攻击性词语的速度比阅读非攻击性词语的速度快。并且他们更倾向于拼出具有攻击性的词,例如,H_T,答案多为HIT。研究人员称,有暴力倾向的歌曲使聆听者无需挑衅就产生敌对情绪,这个结论与音乐类型、歌手、歌曲的激发力都没有关系。 就连歌词幽默但有暴力倾向的歌曲也会激起人们的攻击性情绪。

有暴力倾向的歌曲引发攻击性情绪,这一结论对减少社会中的暴力现象具有现实意义。衣阿华州立大学的克瑞格.安德森认为,攻击性情绪给正常的社会交往涂上了一层攻击性色彩,其结果是语言或行为中更容易做出攻击性的反应,攻击性情绪的升级就是社会逆反心理。相反,平和的心态却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导致产生攻击性情绪的诱因,而不是不攻击性行为本身。研究者说,要确定有暴力倾向的歌词对攻击性情绪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还说,虽然有暴力倾向的歌曲只对人们的情绪产生暂短的影响,但是长期听这样歌曲的人往往好斗,从而间接的导致他自己的社会交往环境充满敌意。

安德森博士进一步指出,从他这些对有暴力倾向娱乐媒介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即娱乐内容很重要,对人潜移默化影响也很大。这个信息对所有消费者,尤其是孩子和青少年的家长至关重要。

中国人一向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的,如果思想中被灌输的都是暴力、仇恨的东西,这样的人自然也不能做出什么好事来, 而可能成为很多社会问题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