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缘归大法道德升华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深思明鉴

以德育人 渊远而流长 (下)

——教育的反思和未来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傅明
(续上文)

我们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在我们的心中,其实我们一直都在想把最好的一切,从精神到物质,都留给我们的孩子,都留给我们的未来,可什么是我们最好的一切呢?我们又怎样能把这一切传给孩子,真正变成他们的所有呢?

其实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以德育人,这个德不是从内涵到外延都极其狭隘的“社会主义道德”,而是作为整个宇宙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综合体现的“道德”。走出政治这一单一思维的控制,学校和教师才能放手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看世界。认识并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育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才能不拘形式,呈现出多样、活泼、自然而富有生命力的面貌,因材施教,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应试教育的独木桥才会变成使孩子成“人”的条条大路,孩子们不再是单纯考试的机器,学校和教师也不再是被升学率所困、仅能把知识塞入学生头脑中的“填鸭者”,孩子们将具有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权、选择权,老师将成为一个指导者,不仅将自己一生中所学到的知识倾囊而授,更把自己在人生路途中所获取的道德精华传授给学生,把探索真理的道路指给学生,鼓励和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名利、争斗和得失。这才体现了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解说。古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敬师之语,就在于父母是人形体存在和成长的提供者,而老师则是思想成长并达到一定道德境界的指导者。

老师达到了什么样的道德境界,就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途径。但更为根本的,是老师必须具备对一切生命及其选择要予以尊重的素质。再好的老师,再有成就的老师,对学生都只能是引导、扶持,不可能代替学生去走路。所以老师对学生,是宽容,是理解,是循循诱导,是帮助学生找到影响学习和生活的背后的因素并力促其予以矫正,是放手让学生走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路,无论跌倒还是摔跤,都是他们人生路途的必然,老师更看重、更欣慰的是他们怎么爬起来,将摔跤后的思索和所得收入行囊,继续自己未竟的旅途。真正的学识来自于风雨中的历练,技能与知识不过是深刻内涵的外在表现,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只有这样历经痛苦中走出来的路,才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才能将我们的道德和文化精髓变成孩子们的所有。在他们眼中,哲学不再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自己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切实指导;历史不再是不得不背诵的一个个时间、地点、事件、意义的独立片段,而是前人在道德和掌握规律上的得失,知史而明今,可以以资借鉴;作文从文章的形式到内容也不再是一次又一次对别人的模仿和重复,而是能够写出自己真实的立场、感受和看法,表达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种种问题的独到的视角和见地。而将整个世界支离破碎、条块分割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也都将从一个能够整体认识世界、整体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为人类、为社会负责的全新的角度,走一个全新的科学路线,融会贯通,彼此包容。

想想看,以这样的道德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他们所达到的道德境界,能更深地洞悉和掌握规律,却又谦逊地认识到自己所知,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对自己所从事的任何工作,必是诚实、负责、勤勉、谨慎的,决不会贪图名利,妄言忘形。更不会随波逐流,唯上是从,他们深知,对国家、对社会的维护,不是为了维护而维护,也不是以暴力、强权来维护,而是以坚持道德、坚持真理、坚守自己所认识到的客观规律来维护,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坚韧不拔、坦荡无私的道德勇气和浩然正气。具诸内而形于外,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而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造福人类和社会,而不致沦为危害社会、危害人类包括他们自身的利器。这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真正的骄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