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那些神奇植物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苦乐“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腊日宣诏幸上苑》)或许您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但却一定听说过武则天诏令百花在腊月同开的奇闻。当然,不少人可能会对此嗤之以鼻,但如果我们结合历史与现实就不难发现,那些看似最平常不过的花花草草里,也藏着不少神奇而有趣的故事。
植物的超能力
尧帝在位之时,有一种很守时的草,名为蓂荚。据说,每月初一至十五,蓂荚会每日长一片叶子,而到了十六日及月末,又会每日落一片叶子。当时的人们凭藉着它的叶子数量就可以推算日期,所以又叫它历荚。“蓂荚,一名历荚,夹阶而生,一日生一叶,从朔而生,望而止,十六日,日落一叶;若月小,则一叶萎而不落。尧时生阶。”(《宋书》)
还有一种与历荚同时代的植物则更为神奇,它叫屈轶,“尧时有草生于庭,佞人入朝,此草则屈而指之,名曰屈轶。”(《夜船明》)当有奸佞小人来朝见,这颗草就会弯曲它的叶子指向他,协助尧帝辨别忠奸。
有的人可能会说,一株小草哪有这样的本事,简直是无稽之谈。可是,一个现代人的科学实验却证实了植物的这种“超能力”。那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测谎仪研究和应用专家巴克斯特和他的牛舌兰花的故事。
1966年2月2日早晨,当巴克斯特正在给一盆牛舌兰花浇水时,突然灵机一动,想用测谎设备测量牛舌兰叶子的电阻变化。结果,牛舌兰叶子竟然画出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和人在高兴时的反应曲线相似,而且持续了大约1分钟。巴克斯特非常震惊,然后他又想要用火烧一下连接在测谎仪的电极之间的叶子,看看有什么变化。这个想法一产生,在记录图纸的13分55秒处,测谎仪的电子笔立马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电子笔迅速地飙到图纸的顶端,画出的曲线与人在恐惧时反应出的曲线相似。
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植物不仅和人类一样具有思想感情,而且还有洞察人心的超能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些古籍记载的神奇植物或许就不只是古人们的想象那么简单了吧。
有感情的紫荆树
巴克斯特确实了不起,可是他并不是第一个告诉我们植物是有感情的人,而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似乎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汉成帝时有田真兄弟3人,虽家财万贯,却非常不和睦。有一天,兄弟们商量着要把家产平分了,只有堂前一颗紫荆树难以分割,于是就决定把它砍成3份。商量已毕,就等着明天行动了。
可谁知,当天晚上这颗紫荆树枝叶就枯萎了,它的根茎焦悴,像是被火烧过了一样。兄弟们看到了都大惊失色。田真感叹,连紫荆树都懂得手足之情,听到要分开,马上就枯萎了,我们都不如这树啊。兄弟们感到非常惭愧,便都放弃了分家的想法。而这棵树竟然应声而活,叶子重新变得青翠茂盛。而三兄弟也因为有感于此事,都放下了私心,变得非常和睦,后来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纯孝之家。
能知兴替的桧树
山东曲阜孔庙有一株桧树更是了不得,传说它是孔子亲手栽种的,它不但经历了多次死而复生,人们发现,它的一枯一荣间竟然还藏着朝代兴替的秘密。
这株桧树经历了周、秦、汉、晋千百余年,直到晋怀帝永嘉三年时枯萎。这一枯,就枯了309年。到了隋恭帝义宁元年再次复生,复生51。到了唐高宗干封3年再次枯萎,又枯了374年。然后到了宋仁宗康定元年桧树再次复生。至金宣宗贞佑三年,树木不幸毁于战火,枝叶俱焚,仅存其树干。又过了81年,元世祖三十一年再次复生。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桧树长出了新枝,极茂盛,但是到了建文帝四年再次枯萎。
晋怀帝三年,桧树枯萎,此时离西晋灭亡已经不到10年,东晋之后便开启了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等到了隋恭帝时期桧树复活,此时正是秦王李世民开疆拓土之时,这位圣主如何英明自不必多言。而后,桧树又在宋仁宗、元世祖、和明太祖之时复活过。“孔氏子孙恒视其桧树的荣枯,以占世运焉。”(《陶庵梦忆》)孔家的后人就以桧树的荣枯,来判断世间的兴替。
中国古人讲,万物有灵。看了以上这些神奇的植物,您是否对生命的形式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了呢?而那些古籍中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神奇植物,或许才是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现实。
发稿:2025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