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杂谈随笔

梅韵香魂伴雪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心中有个太阳

【明心网】梅花很早出自中国,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君子”。自推出《诗经》的春秋时期开始,至今三千年的沧桑变化中,人们爱梅之风一直不变。她那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多少名诗佳赋被历代咏诵。而且 “无问智愚贤不肖”,不止是“曾为梅花醉似泥”(陆游)、“梅妻鹤子”(林逋)的诗人,甘为“梅痴”(张大千)的画士……还有许多平常人。

没有蝶绕蜂拥的热闹,在“众芳摇落”的寂寞寒冷世界里,梅花独自冲开冬的裂隙“先天下而春”,不经意间竟因此而悠然自得地“占尽风情”。且梅花毫无傲意,依然只是“浓淡由它冰雪中”。——也许在一个高境界里,傲,也是一种尘俗罢,梅之不俗,便包涵了她的不傲。

想来在冰雪中开放的梅花,或许本自便冰魂雪骨,与清莹的冰雪一样至纯至洁。就连“故作小红桃杏色”的红梅,都“尚余孤瘦雪霜姿”;就连飘然飞落的残英,都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于是才有了以“冻梅碎蕊”咏雪,以“剪雪裁冰”咏梅的诸多佳话。

但梅花又另有超过冰雪的动人之处——那沁透一切的清香,且“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纵然黄昏里暮霭沉沉,淡雾中月迷津渡,我们也能“遥知不是雪”,为什么呢?就是“为有暗香来”。便是零落成泥,碾压作尘,此香也依然“如故”。

纯如雪而香于雪,因纯而香,这也许就是苏东坡所说的“梅格”。而“梅花香自苦寒来”,那珍贵的每一丝每一缕,都是从寒彻骨髓的苦中不断净化自己修炼出来的。恶意封杀生命的“苦寒”,却反而成就了梅花—个纤尘无染且清香四溢的超凡境界。

古人赏梅,注意其神、韵、格、品、姿、态、景等许多方面,后来才只以“古”、“曲”、”疏”、“欹”为高,以“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为“四贵”(《确潜类书》),并几成定式。

而我们最好能从这定式里走出来,因为绝不是非此就一定不美。就像那首以三段泛音的方法颂扬梅花的古曲《梅花三弄》,在大家以为非中国的古琴、箫甚至更古老的埙不能奏出个中三味时,西洋的钢琴却已成功地演绎了其深层的意境美。真正的美并不拘泥于一格,如果一定要以某种人为的标准“绳天下之梅”,得到的可能只是些龚自珍笔下可怜的“病梅”了。

眼下,又是江南梅花“淡荡寒山之月,留连野水之烟”的好时候了,那流水空山、断桥孤馆、茅舍闲庭,和数不清的梅溪、梅坞、梅亭……哪儿没有令人神往的香雪如海或疏影筛月呢?更不要说许多素以梅闻天下的地方了。每念及此,便羡慕古时长安的范晔,能有江南好友在“折梅逢驿使”时,千里迢迢“聊赠一枝春”给他(《荆州记》),而不会遭到没有操守的小人作梗。好在人之珍爱,在心而不在形。天地间有了一颗珍爱梅花品格的心,其实就已可以超越一切拦阻,得到梅花一样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