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顽石点头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
【明心网】
石头是有灵性的吗?
它会向人打招呼吗?
「顽石点头」的成语,是出自晋朝《莲社高贤传》书中的一段「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
生公,就是东晋末年的道生和尚(西元355生,434殁);他俗姓魏,幼年追随竺法汰(西元320生,387殁)出家,后来游学长安,受业于鸠摩罗什(西元344生,413殁)门下。
胡适在讲述《中国禅学的发展》时,推崇道生和尚是「把印度佛教变中国佛教、把印度禅变中国禅」的关键人物。他创立了几个很重要的教义,包括:「顿悟成佛」〈1〉、「善不受报」〈2〉、「佛无净土〈3〉」。
道生和尚在《涅盘经》还没有全部译出的情况下,公然主张「一阐提〈4〉皆具佛性」,为众僧徒所不容,而被逐出寺院。直到后来《涅盘经》传入中国、全部译出,果然与生公之说相合,他才得以光荣回到庐山的寺院。
相传他在被逐之后,落脚于苏州的虎丘山,聚石为徒,对石讲《涅盘经》,讲到「一掸提皆具佛性」处,问群石:「我所说的法是否契合佛心呢?」群石都为之点头。
后人以此「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来比喻:「感化之深,使顽固无知之人也十分心服」。
今日苏州虎丘山,还留有「说法台」、「点头石」的观光景点,纪念这段故事呢。@、
注:
〈1〉「顿悟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善不受报」:反对买卖式的积功徳。
〈3〉「佛无净土」:反对他师父的净土宗。
〈4〉一阐提:icchantika,不信佛、积众恶之人。
发稿:2004年7月22日
更新:200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