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心灵甘露 > 上善若水

浪子回头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明心网】巷口的面店开了二十多年了,从路边摊变成大坪数的店面,老板阿忠豪爽热诚又勤快,街头巷尾都认得这个老实人。他的店是邻里聚会的当然场所,左邻右舍谁来不及回家煮饭,小孩先到他店里吃碗面,事后再付帐也是常事。有个同事和我尤其爱他店里的下酒菜,经常到他店里小酌。一回生,两回熟,那晚阿忠也加入。聊着聊着,同事问起阿忠胳臂上的刺青,他在微醺中道出一段浪子回头的陈年往事。

这个刺青是某帮派的标志,我少不经事,国中时就跟着「老大」混。平时「老大」让我们有吃有喝,真有事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也在所不惜。那次进监牢就是为争地盘,械斗中杀伤了对方。二十七年前我刚出狱,帮派中的兄弟关的关、逃的逃,我因无所事事,常在一个计程车行里聊天、赌梭哈。有的司机赌得连轮到出车也懒得跑,可是中午前后一、两个钟头绝对不赌。理由却很可笑:让「谢妈妈」看到会「歹势」。   

还以为「谢妈妈」是哪个便衣或角头的绰号,没想到有个中午照面,她还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欧巴桑」。每天中午两部计程车帮她送四、五百个便当到各中、小学,也载回几位司机的便当。四菜一汤,虽然菜色不赖,但有的司机还忙到一点多才回来吃那微凉的便当。有回我问老赵:「路边多的是小吃店,为何要向谢妈妈包伙」。老赵说:「她的菜清洁卫生又爽口,家里的不一定比这个好。」老赵看出我眼中的问号,接着说:「她偶尔风湿痛,行动不方便,用电话订货,请计程车去载菜。司机回来说卖鱼卖肉的都说她很有良心,一般做自助餐的为了节省成本,绝不会用这样新鲜的上货。我们也是货比三家,觉得向她包伙最划算。」

「那为什么老K他们赌博怕她撞见?」老赵说:「说来话长,你自己去问小杨。」小杨是车行里最年轻,也是最勤快的小伙子。谁要迷赌博懒得出车都找他。我找个机会问小杨,才知道谢妈妈是小杨最崇拜的人。两年前小杨准备结婚时,他那好赌成性的妈妈来车行要钱还赌债,一哭二闹,嚷着不给钱就会死得很难看。她常来逼着小杨向车行预支费用,车行对小杨也爱莫能助。当时谢妈妈正好进来要收便当盒,她和颜劝解,说得小杨的母亲惭愧得不再到车行闹,而小杨也拿出攒了好久的聘金替母亲还债。而谢妈妈好人做到底,去劝小杨的岳父母,一桩美事才不会因为聘金不足而告吹了。以后小杨夫妻若有口角,找谢妈妈就对了。

渐渐地,谢妈妈在我心里已不再是寻常为生活打拚的欧巴桑。每次和她打招呼,闲聊几句都会让我快乐一阵子。说也奇怪,我居然想为她做点事,那种冲动就像我以前在「老大」面前求表现一样。终于机会来了,有个黄道吉日,车行里十几部车分到两地去送聘、娶新娘。两边都比预定时间晚,十一点多了,没有一部车能回来,可是谢妈妈的便当要在十二点以前送到各校啊!我自做主张地借了车行隔壁一部三轮的机动板车去载。

谢妈妈家在山上,坡陡路窄,我空车上山还觉得艺高人胆大。但满载五百个便当再加上谢妈妈,车子一启动,我就略觉有异。一到下坡路,煞车失灵,整部车失速地往下冲。下坡路长一百多公尺,路的右边就是四公尺宽的大排水沟,左边则是人家的围墙。墙边到柏油路面是一片杂草。这短短一两分钟,我不知以往和对手争强斗狠的胆气到那里去了,只觉手脚发软,耳边只听谢妈妈说:「不要怕!尽量把车往靠左边,在墙上、草上磨擦。」快到坡底时她要我向左往上坡路段开。车子向上冲了一百多公尺,把桥墩撞缺了一角才停住。

谢妈妈跳下车来,轻拍我的脸,我回过神来,听到她说:「菩萨保佑,一路上没有撞伤人和车。你吓得脸发青,要休息一下。」接着,她在路边拦下一辆空的小货车,对方也慷慨地帮她把板车上的便当接过去,顺路载我回车行。

一点多,她发完便当回来,过来收尾。板车主人说那部车弃置已久,不修也罢。她摸摸我的额头说:「幸好没吓出病来。众人有吃这顿饭的福气。只有一个便当的汤倒了出来。我们凭着他们的福气,逃过了一劫。」她说得很轻松,可是我能感觉到她还在浑身发抖。可是她一点也没怪我,还感谢我操心送便当的事。

那几天,我反锁在房中拚命地想:当初杀人不眨眼,为何在那两三分钟,吓得魂飞魄散?生死之间,她为何能有那种勇气,明智果决地叫我怎么做,然后只有轻描淡写地说:「菩萨保佑。」我悟到她那绵绵不绝的勇气与智慧来自「为了别人」:车子失控时她只有念着不要伤到别人;到桥头停住了,她只担心学生会挨饿,事后她又柔言安慰,怕我自责。我活了二十年,几时「为了别人」?想到这里,我觉得好丢脸,发誓要闯出一片天才回来找她。到三重的前十年,我的刺青让我吃足了苦头,但我心里念着再怎样被歧视、卖劳力,也要像谢妈妈一样让人觉得温暖。七、八年前我回去找她,她正好住到另一个孩子家。但我留话让她知道:和她生死与共几分钟后,我的生命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