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境遇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何怀宏【明心网】我们作为一个人,有许多种不同的身份,而只有在某些境遇中,我们才能看清楚我们的根本身份。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圣诞节前夜,在荷兰的边境线旁的一个非常小的村子里。
一队美国兵敲打着一扇小木门,他们已经敲打过了这个村庄里许多其他的门了,在雪地里跋涉了一天,早已精疲力尽了的他们不敢肯定这扇小门里是否一定还住着人。
但是,这一次,一位老奶奶打开了门。透过打开的门,他们可以看到屋里壁炉中闪烁的火苗,同时他们还闻到了很香的烤土豆的味道。
他们进了屋,在餐桌前坐下,老人什么也没有说,她只是出门拿了一些土豆进来,放到了火旁。
可是,突然又听到了敲门声,屋里的人警觉地把手放到了枪上,一阵沉默之后,老奶奶站了起来,她坚定地拉开门。门口站着的是几个德国士兵,他们的手上也拿着武器,这敌对的双方在这圣诞节的前夜,在一位手无寸铁的老人面前遭遇了。
老人很平静,没有丝毫的惊恐,她说话了∶“进来吧,放下你们的武器,今天,在我这里只有人,没有美国人,也没有德国人。”
在一阵长长的沉默之后,双方都松弛了下来,他们一起在餐桌前坐下,老奶奶又出了一次门,拿来的还是一些土豆。
土豆烤熟之前,暖和过来了的人们在屋子里开始活跃起来,他们结结巴巴地谈到了战争之前,谈到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谈到了土地、天气和收成,谈到了学校、工厂和医院,现在屋子里坐着的原来只是几位农民,几位工人,一名教师和一位画家。
这个夜晚平静而愉快地过去了,第二天,太阳染红了白雪的时候,这两队人离开了老奶奶的家,他们各自向自己的阵地走去。
在战斗打响的时候,他们还可能互相射击,他们现在的身份还是士兵,但他们应当由此明白了,他们不仅仅是只有士兵一种身份,他们还同时是父亲、儿子或丈夫,他们还是工人、农民或者教师,而士兵这种身份还是相对短暂的,是很不自然和迫不得已的。
一个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很多种身份,或者说,扮演许多种角色,有些身份可能是临时和次要的,有些身份则可能是长久和重要的,但最长久和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在这世界上好好做一个人。
因此,他就还得经常提醒自己,自己的其他身份与自己作为人的这一根本身份是否相符合。
发稿:2004年6月13日
更新:200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