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华夏文明之源--火药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田园

【明心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起源和道家炼丹术以及中医本草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炼丹家常用的药物有五金、八石、三黄(硫黄、雄黄和雌黄)、汞、硝石以及各种草木药。当他们把硝石与三黄等药物混合烧炼时,有时会剧烈燃烧甚至爆炸。其结果是“丹”未炼成,却发明了能着火和爆炸的药--火药。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关于火药的记载是公元四世纪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仙药》。

火药最重要的原料是硝石和硫磺。据唐代《太平御览》记载,西元前6世纪时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消石出陇道”,以及“石硫黄出汉中”。成书约在西元前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明确列有硝石这种药物。当时正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广招方士炼丹和求仙的盛时,火药极可能是在那时发明的。但由于着火和爆炸属于炼丹术中的秘密,所以一般是师徒口耳相传,而不大可能见诸于书帛。

直到晋代郑思远所著的道家文献《真元妙道要略》中才公开了这个禁戒。该书中有“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的说法。这说明中国古人在晋代是对火药中硝石的作用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野史中也有有关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记载。在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蜀汉丞相诸葛亮想攻打陈仓,但守城的魏国将领郝昭足智多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亮以数万人攻昭千余人,以云梯冲车地道逼射郝昭,昭以火射连石拒之,亮不利而退。”后来诸葛亮攻城不下,不得不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条计策。这场战争发生在魏明帝太和二年(西元228年),其中提到的“火射连石”应为最早的火药武器。另外中国北方的民间传说中有“魏国马钧制爆仗”的故事。这个马钧是魏明帝时代魏国军队的军械设计师。结合郦道元的说法来看,这个故事并非无稽之谈。

火药的发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吹响了冷兵器时代将要结束的号角。另外,它为现代人类航空航天探索开启了一扇大门。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方面,古人发明了一系列火药武器。《九国志 • 郑璠传》记载,唐昭宗天佑元年(西元904年)杨行密的部将郑璠围攻豫章。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和火箭之类的火药武器。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伿?佒莱鋈ァ;鸺蚴前鸦鹨┣蚋坑诩咧拢跸叩闳己笥霉涑觥?p>《宋史 • 兵志》记载,北宋开宝三年(西元970年)冯继升等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前,飞行中杀伤敌兵。这其实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火箭。

北宋开宝八年(西元975年),宋朝在攻打灭南唐时使用了“火炮”和“火箭”。北宋人宋敏求在《东京记》里说,京城开封有制火药工场,叫“火药窑子作”。原始的火箭经过改进后,广泛地用于战争。如西元1161年宋军与金兵的“采石之战”中所使用的“霹雳炮”,其实就是一种火箭兵器。当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能高飞的“火流星”(亦称“起火”),实际就是世界上第一种观赏性火箭。

火药武器的出现后发展很快。宋朝的火箭全是单发的,点燃一根火绳发射一支火箭,叫单发箭。到了明代就出现了多发火箭,点燃一根火绳,可以发射出几支、几十支,甚至上百支火箭。多发火箭种类很多,如五虎出穴箭(5支)、火弩流星箭(10支)、火龙箭(20支)、长蛇破敌箭(30支)、一窝蜂(32支)、群豹横奔箭(40支)、百虎齐奔箭(100支)、神火箭牌(100余支)等等。

16世纪中叶,人们又发明一种新式火箭,名叫“火龙出水”。关于“火龙出水”,在明代后期出版的《武备志》、《火龙经》等兵书中都有记载,并附有图样。

这种新式火箭采取龙的形象,其目的在于壮声势,惊敌人。据《武备志》介绍,它的制造方法:先截取一根五尺长的毛竹,去节,刮薄,作为龙身;再用木头雕成龙头和龙尾,分别安装在龙身前后,这样就成为一条龙。龙腹内装有几支单发式火箭,把它们的引火绳总连在一起,从龙头下面的孔洞中引出来。又在龙身的前、后两部,分别倾斜安装上两支大火药箭,把的引火绳也总连在一起。最后,把龙腹内引出的总引火绳连在前部两个火药筒的底部。这样,一个火龙出水的新式武器就完成了。

火龙出水用于水战,面对敌舰,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四支火箭。这是第一级火箭,它能推动火龙在水面上飞行二三里远。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就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第二级火箭。这时,从龙口里飞出的火箭射向敌人,焚烧敌舰。

火药所产生的推动力不仅仅使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们叹为观止,还给人们实现遨游太空的理想带来了新的契机。世界各民族都有过很多关于飞行的神话传说,比如中国有黄帝乘龙升天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墨子曾作“竹鹊”,鲁班曾制“木鸢”,东汉时代张衡创造过“木雕”,这些都是能够飞行甚至能够载人的航天器。可惜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些技艺都已经失传了。

火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明代中期,有个烟火工匠,名叫万户。他发明了一种可以操纵的飞行器,很象两条连在一起的飞蛇,上面有坐椅,坐椅后面紧连着一个特制的木架,木架上安装着47支巨型火箭。据说,有一天,万户坐在坐椅上,手持两把大蒲扇,叫人点燃火箭,想借助火箭的推力和蒲扇扑动的力量飞向太空。可惜,这次试验失败了。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在火光和硝烟中,这位勇敢的发明和实验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万户的实验引起了当时一些在中国游历的外国人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这些人分别留下了各种著述,所记载的故事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中外学者都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月面环形山命名工作小组为了纪念万户这位火箭技术的先驱和开拓者,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这座山位于月球表面的东方海,是五座以著名航空航天学者命名的环形山之中的首座。

中国火药沿着中国炼丹术西传的路线,先传入阿拉伯国家再传入欧洲。火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